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鹿青松

他是拥有多样技能的“斜杠民警”——普法时能掰碎晦涩法条,宣传时可以接地气喊话,调解纠纷三言两语化干戈,抓捕嫌人时瞬间变为“怒目金刚”。26岁的民警齐麟,从警四年便以连续两年综合积分第一的成绩,成为聊城东昌府区新区派出所的骨干。

从清晨5分钟化解争执,到深夜处置醉酒闹事;从手把手教群众手机认证,到耐心劝解打架少年……5月中旬,记者跟随这位“准00后”民警,记录了他充实忙碌的24小时。


上午九点

五分钟止纷,显出言语功夫

在聊城市中心10平方公里的繁华地带,三所市级人民医院昼夜接诊,两大商圈人流如织,最多20万的单日流动人口在此交汇,这里便是新区派出所的辖区。

“新区派出所辖区内商贸、医疗、教育资源集中,各类矛盾利益诉求交织,整体治安形势较为复杂。”新区派出所所长王兴建翻开处警单:“日均50起警情,高峰期超70起,全年总量抵得上一个县局。”

早晨八点三十分,完成当天的例行交接警后,齐麟正式接过了当天的“指挥棒”。从警察学院毕业四年,齐麟先后经历过政工、特警、看守所等多个岗位历练。2023年8月来到新区派出所至今,齐麟已适应了派出所民警的角色。

就在上周,新区派出所响应聊城“亮剑2025”夏季行动,打掉了一起流窜式犯罪团伙。齐麟既要抓捕又要审讯,连续奋战了五天五夜。


齐麟(左一)参与打击犯罪团伙现场照片

今天,他要继续完成“24+12”小时的值班工作。一大早,就有两位老人因为琐事闹到了派出所。简单整理了一下仪容,齐麟循着吵闹声来到了调解室。

明明是一位26岁的年轻人,面对两位年近60岁的老人,齐麟却有着足够的自信和从容。齐麟很快止住了两人的争执,又简单挑明了利害关系,三五句话便控制住了场面。没有五分钟,两位老人握手言和,还热情地邀请他一起吃饭。齐麟婉拒之后,又回到了接警台前,这里已经聚集了好几拨报警人。

“孩子离家出走了,我要赶紧查监控!”“我手机转错账了,还有没有可能追回来?”“房东卷钱跑了,能不能找到他?”面对重重焦虑,齐麟一一化解。

齐麟天生乐观幽默,根据不同的警情,也能灵活调整自己的状态。对待普通报警人,他语气平和;遇到情绪低落的,他会适当幽默,帮对方缓解心情;而面对不配合执法的嫌疑人,他则会瞬间怒目圆睁,严厉喝止。“派出所是很严肃的地方,不能任由嫌疑人嘻嘻哈哈。”在他看来,这种快速的情绪切换不仅是高压工作的一种调节,也是执法过程中的必备技能。

上午十一点

耐心讲法,解群众心结


齐麟在向报警人详细解释法律条款

临近中午,几名报警人表示做生意被骗,报警要求派出所以诈骗的罪名抓捕合伙人。齐麟了解情况后建议他们去法院起诉,报警人顿时不乐意了:“我们在网上查过了,这种情况可以立案,你是不是想推诿?”

齐麟至今庆幸自己大学时便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使得他可以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解释。面对这种“网络断案”的情况,他挺直了腰杆,把法理掰碎讲透,一遍遍解释什么是“合同纠纷”、什么叫“民事欺诈”,具体哪些情况可以受理报警。听完解释,一行人明白了其中原委,不停向齐麟表示感谢。

接警台上摆放的三本普法书籍见证了他的专业底色,使用较多的《公安机关执法细则释义》已经泛黄卷边,几乎每一页都有标注痕迹。

“齐麟的名字和传说中的‘麒麟’相同,他是我们派出所‘人见人爱’的‘瑞兽’。”在新区派出所教导员王长清看来,齐麟“人见人爱”的原因不在于名字好听,而是来源于过硬的综合素质和面对群众时端正的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之外,齐麟也在时时总结着工作方法论。


齐麟“走红”的喊话视频截图

去年夏天,齐麟在互联网上“火”了一把,他手持喇叭对夜市食客喊话,劝大家少喝酒、多吃肉、酒后不要驾车。视频发布后,很快收获了上万点赞,不少人在评论区表示,要亲自到聊城会一会这位直率的警察。

“走红网络不是喊话的目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他开始思考群众为何会喜欢这个视频,并总结出接地气的沟通方式:“不能端着,也不能不耐烦,还得‘说人话’,能用方言就不用普通话,能用俗语就不用专有名词。”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有时,大爷大妈来咨询网上办事,需要扫脸认证、输入密码,齐麟就手把手教,一遍遍叮嘱细节;偶尔遇上情绪激动的报警人,他也得耐着性子解释法条。

实在缺乏耐心怎么办?齐麟讲了一个故事。今年2月份某天凌晨四点,有人报警称辖区内有人跌倒。赶到现场后,齐麟发现是一位老人乘坐轮椅滑倒,将她倒扣在了路边。着装单薄的老人无力爬起,已经被冻得几乎失去意识。他把老人扶起时,她老泪纵横地道谢,赶来的家人抱着她痛哭。那一刻,齐麟更加坚定:“如果她是我的家人,肯定十分需要帮助。”从此,他总把需要帮助的报警人想象成自己的家人,以此调整心态。


齐麟在帮助报警人寻找丢失的手机

下午两点

现场指挥,带队连续作战

值班民警的当日工作主要分为接警和处警两种,接警可以在派出所完成,遇上必要的情况则前往事发地进行处警。吃过午饭,警情提示音响了起来,某小区发生伤人事件,需要立即处警。

“处警!”齐麟大声招呼,警组成员从其他办公室呼啦一下涌出来,有人拿警务装备,有人拿警车钥匙,一行人手脚麻利上了警车,一脚油门便向着事发地而去。

上了警车,齐麟便换了个人般换了副气质,严肃冷峻地开始分工。配合近两年的团队早已默契十足,很多方面已不必多说,简单分解了现场任务,齐麟又根据报警信息补充了一些细节。

几个转弯之后,警车在现场刹住了车。警组成员跳下车,齐麟迅速了解现场情况,其他辅警同步完成调取小区监控、疏散现场人群、登记主要人员信息等任务。将伤者送往医院后,齐麟也跟随来到了急诊室。在医院没待多久,另一个警情传来,他们马不停蹄,开始一个又一个处理后续的警情。


齐麟和同事们扶起一名醉倒在地的市民

薄暮初降,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出现在街头巷尾,开始享受一天中的闲暇,齐麟和同事们并没有获得喘息的机会,白天压在手中的案件需要及时处理,较为复杂的案件还需根据东昌府区公安分局的要求进行“集体通案”讨论,也要应聊城市局要求填写“所队长盯案记录表”。

错过了食堂的晚餐时间,齐麟点了份外卖,开始调取下午一起报案的监控视频。一位父亲报警称在上高中的儿子小张(化名)从学校挨骂之后出走,没有按时回家。能早点定位到孩子的位置,便能早一分解除潜在的危险。

晚餐送到了,看着监控的齐麟还没吃两口,一位离家出走的少年进入派出所寻求帮助,原以为是找到了小张,询问后才发现是另一起事件。

面对想回家的少年和寻找孩子的父亲这两类派出所的“常客”,齐麟耐心了解情况,联系少年家人来接人。这时好消息传来,辅警蒋舜华通过监控锁定了小张位置并通知了其父亲。


齐麟在医院处理相关事宜

两件事有了眉目,不等齐麟端起晚饭吃上一口,医院急诊室打来电话,需要派出所去协调案件的相关人员。齐麟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再回来时已经是晚上11点。

午夜时分

持续奋战,守护街头平安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晚上11点是进入梦乡的时间。对于新区派出所民警来说,这是凌晨处警高峰时段的开始——入夏之后,居民夜生活丰富,打架斗殴、聚众闹事、酒后滋事的警情会在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3点间急剧攀升。


齐麟带队进行夏日夜巡(资料图)

警情扎堆爆发,时常出现处警组应接不暇的状况,怎么办?新区派出所摸索出了“化整为零”巡逻,“化零为整”处警的勤务运行新模式。晚上23时后警组一分为四,每组一到两人,分别驾驶警车在辖区重点场所内进行巡逻防控,遇有警情时附近警力优先处警,其余各组分批次赶赴现场。

齐麟和另一位辅警陈庆亮组成夜巡小组,刚出去没多久,就带回来了两位嫌疑人。俩人稚气未脱,因为打架而被带回派出所。

“我不服!”面对民警的劝说,他们梗着脖子吵闹起来,并爆出几句粗口。嘈杂之中,三名冒着酒气的醉汉推门进来,大手往接警台上一拍:“手机丢了,必须现在找!”。话音未落,报警信息传来,某小区家庭之间产生纠纷,需要立刻前往处置……凌晨的新区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嘈杂起来,齐麟将不同的报警人隔离开,尽力控制住了场面。

这一闹,就闹到了凌晨三点半。当警铃沉寂下来,他风风火火的一天也终于可以获得短暂的清静。没有睡觉的时间,他又整理起了白天案件的卷宗。

一大壶浓茶喝完,天色逐渐明亮了起来,齐麟揉了揉眼睛,准备展开次日的警情处理工作。窗外早市喧闹与室内未熄的警用台灯,构成了鲁西大地动人的平安画卷——这里没有超级英雄,唯有用多样技能守护人间烟火的民辅警。


在齐麟的调解下,两位少年握手言和

第二天,齐麟向记者发来了一张照片,两位针锋相对的少年已经握手言和。照片里,齐麟的双手搭在两人身上,两只曾经挥拳相向的手紧紧相握。在这个没有滤镜的抓拍瞬间,青春的戾气正被守护着他们的坚韧力量悄然重塑,齐麟的耐心调解也为这起警情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