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瀚允)“卡鱼刺太难受了,今晚不用忍着疼睡觉了,谢谢医生!”5月18日凌晨,23岁的小周与朋友吃烧烤时不慎将鱼刺卡入喉咙深处,来到江苏省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通过电子喉镜判断位置后,很快取出了鱼刺,而且没有收取治疗费用。
5月18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自2022年1月起实施全天候免费取鱼刺服务,涵盖门诊与急诊。近三年已接诊2.8万名患者,其中门诊取刺约1.6万人,急诊取刺约1.2万人。
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在门诊和夜间急诊为患者提供24小时免费取鱼刺服务。医院供图
医院急诊免费取鱼刺
“急诊接诊的夜间卡刺患者约占四成,多集中在晚餐后19点至22点,部分患者吃夜宵时卡刺,凌晨也会来就诊。”5月18日,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罗松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针对浅表异物,医生在数秒内即可取出;深部异物则需借助喉镜精确定位。
以前多数医院晚上无法做喉镜检查,患者只能等到次日门诊开放后就诊,需要忍受鱼刺卡喉一夜的痛苦。2022年1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谈海杰、院长郭云虎调研后决定,在急诊配备喉镜设备,耳鼻喉科医生轮流值急诊夜班,确保患者鱼刺卡喉后能随时处理,并为患者免除挂号费、取刺费及相关检查费用。
“淮安是‘鱼米之乡’,食鱼者众多,被鱼刺卡住的现象不少见。夜间及时取刺,相比经过一夜红肿、发炎到次日再取,既减少了患者痛苦、又降低了感染风险。”罗松表示。
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李井成(右)在急诊值夜班,为患者取出卡喉的鱼刺。医院供图
很多取鱼刺偏方并不靠谱
针对取鱼刺,坊间流传的喝醋软化、吞饭团强咽,甚至用手去抠等方法,罗松提醒,这些方法不仅没用,还可能让情况更危险。
“醋确实有一定的软化作用,但必须长时间浸泡才有效。”罗松解释,喝醋只是“穿喉而过”,来不及软化鱼刺,反而可能刺激咽喉黏膜,加重不适;而强行吞咽,或用手抠挖,可能将鱼刺推得更深,造成喉咙划伤、感染或血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鱼刺卡喉,该如何科学处理?罗松介绍,首先应立即停止进食,将口中食物吐出,身体前倾并咳嗽,或用清水漱口,尝试用气流、水流冲出卡在浅表的鱼刺。若上述方法无效,可让家人或朋友帮助用筷子或调羹轻轻压舌,用手电筒查看扁桃体周围,尝试用镊子取出浅层鱼刺。
“吃鱼时,喉咙若有轻微异物感,可能是划伤,可在几小时内观察是否有缓解;若有明确针刺样疼痛,可根据疼痛部位,判断鱼刺的位置,严重者应尽快到医院处理。”罗松举例,若卡刺后咽喉部疼痛,说明鱼刺卡在浅表的扁桃体或舌根部,可通过上述方法尝试自行处理;若疼痛位于颈根部、胸口或肩背部,说明鱼刺位置较深,已进入食道,需立即就医,避免刺破大血管引发致命性出血。
罗松建议,老年人和儿童尽量选择刺少或无刺的鱼类,或提前挑好鱼刺后再食用;推荐清蒸或红烧等软质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或烧烤。此外,吃鱼时应细嚼慢咽,专注进食,避免谈笑,以免增加卡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