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直接动用了超音速导弹,还打算炸巴基斯坦的战机工厂。
事情发生在5月上旬。
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又紧张起来了,印度空军不打算再玩防守了,直接掏出了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准备轰炸巴基斯坦空军用来造JF-17“枭龙”战斗机的工厂。
虽然最后没真炸这个工厂,但导弹确实砸了巴基斯坦不少后方基地,尤其是机场里的机库,还造成了伤亡。
巴方有飞行员和地勤被炸死。 这波操作跟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套路很像。
先用诱饵无人机引诱对方防空系统开火,然后再用真正的火力去打关键目标。印度这次也这么干了。
先用无人机模拟自家战斗机飞行轨迹,干扰巴基斯坦雷达和防空导弹系统,再派出以色列的自杀无人机和布拉莫斯导弹去轰炸。 从结果来看,这波攻击有一定效果。
特别是布拉莫斯导弹垂直下落、从空中灌顶,直接砸穿了机库的屋顶,这不是一般导弹能做到的。巴基斯坦防空系统虽然打掉了部分无人机,但没能防住真正的导弹。
这就是布拉莫斯厉害的地方:飞得快,飞得低,还会在末端机动,防空雷达根本锁不住。
印度媒体还特别强调:我们这次用了苏-30MKI战斗机挂载布拉莫斯导弹,这个组合打穿了巴基斯坦的红旗-9、红旗-16防空系统。
而且布拉莫斯导弹的射程已经超过了500公里,等于说你还没看到飞机,它的导弹已经打过来了。
换句话说,巴基斯坦根本防不住。
还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印度用的导弹不仅陆基的厉害,空射型更吓人。以前咱们听说法国的“斯卡普”导弹射程远,现在看来布拉莫斯也不差。
越南、印尼这些国家开始对这个组合表示兴趣。
对他们来说,买不了F-35,但布拉莫斯配苏-30MKI也算个替代方案。
但是,印度这波“高科技打击”真的就稳赢了吗?也不见得。
首先,巴基斯坦也不是完全没反应。
他们用上了电子战,干扰印度的导弹制导系统。GPS一旦出问题,无人机和导弹的命中率就会下降。
这一招不贵,效果还不错。
也就是说,地方小,军事基地分布密集,一旦对方导弹射程够远,想炸哪就炸哪,防空根本来不及布满全境。 再说了,这场冲突其实暴露了巴基斯坦一个很大的短板:纵深不够。
所以有人说,防御不是办法,巴基斯坦要赢,只能靠反打——直接报复印度的重要军事基地,打他后方。 巴基斯坦现在确实不富裕,也没那么多先进战机和导弹系统,真要对抗布拉莫斯这种高端导弹,只靠拦截是不现实的。
更现实的做法是搞一些便宜但够狠的导弹,远程火箭炮、战术弹道导弹、陆基巡航导弹,重点打击印度电厂、钢厂、武器库这些软肋。
你打我机场,我就打你电网,看谁扛得住。
有意思的是,印度这次居然真的动了念头要炸巴基斯坦的战机制造厂。
这不是简单军事行动了,这是战略层面的动作。
一旦真炸了工厂,后果很可能直接引发全面战争。
可惜的是,巴基斯坦的应对手段太有限。
你能想象,一旦真正全面打起来,印度还有更多布拉莫斯在后面等着,而巴基斯坦只能靠有限的防空系统死守。
有网友说,巴基斯坦最该做的是造掩体,把战机藏进山洞里。这个思路没问题,像朝鲜、伊朗就这么干的。
问题是,掘洞修堡垒也不便宜。真干起来,又是一笔大钱。
印度不仅兵力多、装备多、钱也多,它还在背后支持一些武装力量,给巴基斯坦添堵。 说到底,这次冲突只是更大问题的缩影。
这就不是一场单纯的导弹战,而是国力和资源的全面较量。
巴基斯坦要改变这种局面,要么提前出手,先下手为强,要么用经济战思路反击,把打击重点转向影响印度经济的设施。
你用导弹,我也用导弹,但我不跟你拼战斗机,我专打你电厂、港口、炼油厂,让你国内运转瘫痪,看你怎么继续打。 这才是所谓的“不对称作战”。
穷人不能跟富人玩一样的游戏,你得换玩法。现在不就看得出来吗?
防空太贵,打起来容易亏;而便宜的远程打击手段,反倒可能更有效。
所以问题来了,下一步,巴基斯坦会不会改变战术,不再死守防线,而是开始主动反击印度纵深目标?如果真走这一步,那印巴冲突的格局可能会彻底变了。
而印度也明白这个问题,它之所以一边打,一边在媒体上高调宣传自己的“打击成功”,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战。
要的不是炸几个机场,而是吓住对方,把战略主导权抢回来。
这波布拉莫斯导弹的出手,是展示肌肉,也是敲打邻居。但真要动到工厂那种核心设施,那就不是敲打了,是彻底撕破脸。
问题是,撕破脸之后,印度真的准备好了全方位应对巴基斯坦的报复吗?而巴基斯坦,又有没有胆子走出防线,主动出击一次呢?
下一次冲突,也许答案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