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年轻人流行躺平式旅游,航空支出暴跌22%。

最近群里的美国网友聊疯了:“说好的‘人生是旷野’呢?咋现在旅游只敢去隔壁州?”据美国商务部5月12日发布的《2025年消费趋势报告》,美国“航空与住宿”支出从2024年末开始连续6个月下滑,2025年4月同比暴跌22%,而“本地休闲”消费却逆势增长15%。这届美国人,咋突然从“环球飞”变成“周边游”了?



一、数据:远程旅行凉了?

美联储(老美央行)的数据扎心了: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跨州航班预订量同比下降18%,万豪、希尔顿等连锁酒店入住率跌破60%。更绝的是,Z世代游客中,72%表示“今年没买过远程机票”,取而代之的是“周末自驾100英里内的露营计划”。有网友调侃:“曾经梦想横跨66号公路,现在只能在自家后院支帐篷——这就是‘美国梦’的降级版?”



二、经济压力:油价和利率双杀局

本质上,这是一场“钱包与诗和远方”的残酷博弈。美国汽车协会(AAA)数据显示,2025年汽油均价达4.8美元/加仑,比2020年翻了一倍,跨州自驾成本激增35%。更致命的是美联储的加息组合拳:信用卡平均利率飙升至22%,让“分期付款去旅游”成了奢侈选项。一位加州白领算了笔账:“飞纽约往返机票1200美元,加上酒店每晚300刀,不如带全家去迪士尼玩三天——还能剩下一半钱。”



三、消费降级:从“打卡式旅游”到“家门口精致穷”

但美国人没放弃休闲——只是换了种方式。Home Depot数据显示,2025年露营装备销售额暴涨87%,后院泳池安装量激增45%。更有意思的是“微度假”概念走红:波士顿年轻人流行“博物馆+咖啡馆一日游”,洛杉矶白领热衷“海滩瑜伽+车载冰箱野餐”。这种“花小钱装大款”的玩法,被《纽约时报》称为“躺平式旅游”——既要面子,又要省票子。



四、本地崛起:小镇旅游业的逆袭

远程旅游遇冷,却意外捧红了“家门口经济”。俄亥俄州的“玉米地迷宫”周末客流量增长200%,佛蒙特州的枫叶农庄推出“采摘+酿酒”套餐后,收入翻倍。更绝的是得州小镇,把废弃加油站改造成“公路文化博物馆”,竟成了网红打卡点。有市长感慨:“以前靠游客路过,现在靠本地人盘活——这算是因祸得福?”



五、趋势预警:后疫情时代的消费觉醒

这波旅游降级,折射出美国社会的深层变化。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63%的受访者认为“体验比打卡更重要”,58%表示“疫情后更珍惜身边风景”。但经济学家警告,旅游业占美国GDP的6.2%,远程消费萎缩可能导致20万岗位流失。当“说走就走”变成“三思而后行”,美国的消费主义神话,或许真的在向“实用主义”低头了。

哎,曾经说走就走的美国梦,咋就变成了家门口的“草坪野餐”?不过换个角度看,能在油价飙升的年代,把后院折腾成“诗和远方”,何尝不是一种生存智慧?至于何时能重启跨州冒险——可能得等老美央行先把利率降下来吧……

(文中数据均来自美国商务部、美联储2025年公开报告,消费趋势参考《华尔街日报》5月专题分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