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公贶》墓志(唐代),为唐代书法大家柳公权撰写,书法风格从挺拔险峻逐渐向淡雅回归,是柳公权步入暮年后极为重要的一件楷书作品。
《迴元观钟楼铭》(唐代),此碑为柳公权59岁所书,骨力洞达严峻刚劲,初显 “柳体”特征。
《马璘残碑》(唐代),为书法大家颜真卿所书,碑文藏锋、中锋、出锋并用。横画“蚕头”捺笔“燕尾”,显示出颜真卿晚年书风的遗韵雄风,呈庙堂之气。
《杨承和神道碑》(唐代),为柳公权书写于唐开成四年(839)。碑文为楷书,此碑为新发现的“柳体”楷书珍品,书风劲利清健。
《集王书圣教序碑》(唐代),石碑为李世民、李治撰,僧怀仁集王義之书。此整幅拓本为现存世仅见的宋金时期碑体未断的整幅拓本,至为难得弥足珍费。
《大随求陀罗尼咒经》(唐代印刷纸本)是珍贵的唐代经籍实物,咒经作用是消灭罪孽求得福报,此类文物多在臂钏中发现,呈卷状,为随身携带之物。
刻本《宝箧印经》(五代吴越国),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塌后被发现。卷轴装楷书,长210厘米。卷前扉画“礼佛图”共271行,是反映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雕版印刷技术的杰作。
龙型琉璃鸱尾(明代),此文物高185厘米,长176厘米,原本用于西安文庙大殿古建屋角
,是避火消防的饰物。1919年出土于西安孔庙大成殿遗址。
公开资料表明,碑林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有11000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包含19组共134件,一级文物有535件。此次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展览全面升级后,新、老馆区共展出文物2000余件,其中新上展文物200余件。
看看新闻记者: 王峥
编辑: 王峥
责编: 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