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2天时间,赖清德的任期就将满一年,这两天他正在为就职一周年密集造势。据《联合早报》报道,5月17日,赖清德在接受专访时,再度谈及两岸问题。他将大陆和台湾地区比作“两个公司”,称大陆比较大,台湾地区比较小,大的公司和小的公司做生意,不能直接说把小的公司吞并了,这是岛内民众“无法接受的”。



赖清德的类比非常不恰当,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所谓的“两个公司”,其实就是变相的“两国论”。赖清德的表态,更不能代表台湾民众的普遍想法。在去年的选举中,赖清德得票率并未过半。如今他的支持率更是只剩下三成左右,尤其是在两岸议题上,岛内民众对他的做法极为不满,所以赖清德根本没有资格代表岛内民众的想法。

对于赖清德的这一翻版“两国论”,国民党第一时间也站出来批评,不过国民党的关注点并非在他的“台独”立场。据台媒报道,5月18日,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公开表示,“主权”不是商品,也不是能够讨价还价的股份买卖,赖清德的说法,相当于承认台湾地区是可以被“并购”的对象,只是看“价格合不合适”。



可以说,国民党的这番表态,比赖清德更加直白,也暴露了其底色。首先,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没有“主权”一说。其次,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没有充分认清当下的形势。就岛内手中的筹码,若不是大陆足够克制,始终从民族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解决台湾问题,他们根本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台湾从来只有回归、统一的说法,没有所谓的“并购”。

国民党不能一边借着与大陆的沟通优势,在岛内谋取政治利益,彰显只有自己和大陆说得上话。另一边,却又发表着有违九二共识的“台独”言论。



实事求是的来说,赖清德的错误类比,并不能直接被视为“价格合适就同意统一”。国民党要这么理解,更多的还是要借此攻击赖清德,拉拢绿营支持者,本质上还是盘算着岛内的那点政治利益。这种为了政治私利,不顾民族大义、毫无原则立场的做法,同样令人不齿。

这些年来,在民进党的疯狂围追堵截下,国民党可谓是节节败退,不少蓝营政客为了迎合选举和民粹需要,有逐渐“绿化”的趋势,也就是媒体常说的“蓝皮绿骨”。这部分“暗独”势力,对两岸统一的危害性丝毫不亚于“台独”势力。



如今的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不敢旗帜鲜明的支持统一,而是立场摇摆不定。在岛内议题上,更是瞻前顾后,内部的纷争矛盾不断,在面对民进党时经常被打得溃不成军。上次选举后,明明手握台立法机构的主导权,却被赖清德的“大罢免”搞得措手不及,陷入被动。

不过对我们来说,有解放军在,赖清德以及其他“台独”势力,都只是跳梁小丑,口头上再怎么闹腾,总归是要回归现实的。如今台军完全不是大陆的对手,而台当局所依仗的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既没有强烈军事介入的意愿,也早就没有了相应的能力,更承担不起相应的后果。



所以无论是赖清德,还是国民党,都要认清现实,在发表一些不着边际,有违事实的言论前,不妨看看自己手中有哪些筹码,有没有和大陆讨价还价的资格。统一的结局,他们接受并顺应大势最好,不接受的话,唯一的结果就是被扫进历史的垃圾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