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刚结束第二任期的中东行。此行他先后访问了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第二任期首访中东,特朗普为何选择海湾三国,却不去访问传统盟友以色列?美以领导人关系决裂了吗?和海湾三国签署史无前例的军售大单,美国要进一步放开对盟友国出售武器的限制了吗?
特朗普和沙特王储(资料图)
分析认为,尽管此次访问正值地区局势持续紧张之际,但特朗普此行的重点预计将是促成一批经贸和军购“大单”,在美国国内凸显“特朗普外交”的成果。舆论指出,中东行是特朗普任内首次“真正外访”。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虽然在4月为出席教皇方济各的葬礼前往罗马,并在当地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但当时停留时间仅14个小时。此次访问也将与8年前“特朗普1.0时期”的首访相呼应。当时,首次执政的特朗普就将沙特作为首个出访目的地。
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在阿布扎比会见到访美国总统特朗普,双方达成价值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协议。协议涉及航空、铝业、石油和天然气等方面合作,双方还就地区和国际局势进行了讨论。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特朗普作为一个“交易型”总统,更多是从现实的物质利益出发来推行自己的外交政策。“特朗普认为这三国能够带动美国国内的投资就业,能够购买美国的商品和武器军火,能够给美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白宫(资料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卡塔尔期间,双方签署了经贸、防务等领域的多项合作协议。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特朗普与卡塔尔签署的协议能够促成价值1.2万亿美元的经济往来。双方达成的经济协议总额超过2400亿美元,其中卡塔尔同意以960亿美元的价格购买210架波音飞机。不过,相比贸易大单,卡塔尔赠送特朗普豪华飞机一事引发的争议仍在持续发酵。民主党人公开谴责此举为“外国势力的公然权力寻租”和“明目张胆的贪腐”。
中东是全球能源核心产区,在全球能源供应体系中占据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美国彻底掌控了这一地区,一来,将进一步加强石油与美元的捆绑关系,其他货币想要取代美元将变得非常困难;二来,别国的从中东进口石油,最终也要看美国的脸色;三来,对中东整编完成之后,美国就能“全力向东”。因此,目前中东的格局正在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中俄恐怕难以保持对中东的实质影响力。
2025年中东之行与2017年明显不同的是,特朗普绕开了中东最重要的盟友以色列;联系到近日美国在未通知以色列的情况下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以及正在推进的美国与伊朗的谈判,再加上有媒体传言特朗普会在此次行程中承认巴勒斯坦国和“两国方案”,美以关系的微妙变化也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此行所传递出的信号仍然耐人寻味:一方面,美方对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的投资与技术合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以色列在中东棋局中的“唯一性”似乎正在被打破。美国将更多转向“多个支点共同制衡”。对以色列而言,最难接受的可能并不是“特朗普没来”,而是“美国在中东可以没有以色列”。这个可能性虽然还没有变为现实,但已经出现值得警惕的苗头。对美国而言,如果选择用更经济化、工具化的方式处理与中东特别是海湾国家的关系,那么中东局势可能面临更大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