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天还没亮,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石家庄的宁静。紧接着,又是几声爆炸,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短短45分钟内,4栋居民楼被炸成废墟,108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其中还有凶手的亲妈、继母、前妻的父母。
主犯叫靳如超,一个41岁的本地男人,手段狠辣到令人发指。他不仅炸了居民楼,还在爆炸前杀了自己的女友。
从普通人到极端凶手的堕落之路
1960年,靳如超出生在江苏宿迁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家里不富裕,但日子还算过得下去。可惜好景不长,他8岁那年得了一场中耳炎,治不好,耳朵聋了。从那以后,他跟外界的联系就断了,学校里同学看他听不见,经常欺负他,拿他开玩笑。时间一长,这孩子就变得不爱说话,性格孤僻,连笑都很少见。后来父母离了婚,父亲带着他又找了个继母。这继母一来,家里气氛更糟了,靳如超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心里那股怨气越攒越多。
长大后,他的性格也没好转,反而越来越暴躁。1984年,他通过别人介绍结了婚,但婚后没多久就露出了真面目——家暴成了家常便饭,甚至还因为强奸罪被判了10年牢狱。这10年没让他改过自新,反而把心里的戾气磨得更深。
出狱后,他跟一个叫韦志花的女人同居,但这关系也好不到哪去。靳如超还是老样子,动不动就动手,韦志花实在受不了,跑回了云南老家。结果这家伙不依不饶,2001年3月9日追到云南,把韦志花给杀了。杀了人,他还不罢休,脑子里冒出一个更疯狂的念头——要报复所有他觉得“欠他”的人。
他直接盯上了石家庄的几栋居民楼。为什么选这些地方?因为里面住着他恨的人:他亲妈、继母、前妻的父母,还有他曾经住过的宿舍。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过得不好,全是这些人的错,心里那股恨意已经扭曲到没边了。
从普通人到杀人狂魔,靳如超的堕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几十年积怨的结果。
他心理状态早就出了问题。听不见声音、被人嘲笑、家庭破碎,对世界充满敌意。
爆炸案的惊人细节
2001年3月16日凌晨,这场悲剧正式上演。靳如超可不是临时起意,他早就计划好了。从3月12日到14日,他跑了好几趟鹿泉市北白砂村,从一个叫王玉顺和郝凤琴的人手里买了575公斤炸药,还从另一个叫胡晓洪的人那弄了50个纸雷管和20多根导火索。这些东西可不是随便能搞到的,说明他下了大功夫,也花了不少钱。3月15日晚上,他租了辆三轮车,把这些炸药运到了目标地点——他父亲和继母的家、前妻父母的楼、他以前的宿舍,还有他母亲住的小区。
凌晨4点16分到5点,他一个接一个点燃导火索。第一声爆炸响起时,很多人可能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但紧接着的几声巨响,直接把4栋楼炸得稀巴烂。108人当场死亡,38人受伤,有的楼直接塌了,有的被炸得只剩框架。
事后救援人员赶到现场,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哭喊声、警笛声混在一起,整个城市都被惊醒了。108条命里,有老人,有小孩,还有靳如超自己的亲人。他连自己亲妈都没放过,这种冷血让人没法理解。
爆炸发生后,整个社会都炸了锅。那时候互联网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但消息传得一点不慢。有人觉得害怕,毕竟谁能想到睡个觉都能遇到这种事;也有人气得不行,觉得这种人渣就不该活着。公安部当天就下了A级通缉令,悬赏10万抓人。
全国上下都盯着这案子,压力全在警方身上。好在咱们公安干警给力,靳如超跑了没几天,3月23日就在广西北海被逮住了。他被抓时还挺嚣张,说:“你们不用查了,我就是你们要抓的人。”
108条人命啊,不是小数目。靳如超能弄到这么多炸药,说明当时爆炸物品的管理有漏洞;他一路作案没人发现,也说明基层安保工作不够严。这事之后,国家对爆炸物品的管控收得更紧了,公安系统也加强了对类似高危人群的监控。
法律严惩
抓到靳如超后,审判没拖太久。2001年4月17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判了他死刑。4月29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维持原判,当天就执行了枪决。从案发到执行不到两个月,这速度在当年可是不多见的。
为什么这么快?因为这案子影响太恶劣,民愤太大,不严惩不足以平息众怒。法庭上,靳如超没啥悔意,证据确凿,他也没啥可辩的。
案子破得快,判得狠,体现了咱们公安和司法的高效。公安部通缉令一出,各省市联动,几天就把他从广西揪了出来;法院这边证据一摆,程序走完,直接送他上路。
咱们国家这些年发展快,城市里高楼大厦起来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可像靳如超这样的人,心理上的问题没人管,最后就成了社会隐患。心理健康这块儿,得多下功夫。
这起石家庄爆炸案,过去20多年了,依然是我国刑事案件史上抹不掉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