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卡牌游戏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是堆砌数值逼氪,还是缝合开放世界?当同行们忙着在二次元赛道疯狂内卷时,灵犀互娱的《三国志幻想大陆2:枭之歌》(以下简称《三幻2》)却选择了一条看似吃力不讨好的路;
用内容驱动代替数值碾压,用策略深度对抗快餐化体验。
公测首日即登顶iOS免费榜,甚至拿到苹果商店首页推荐——这成绩的背后,是灵犀对卡牌品类的反骨,还是对三国IP的“路径依赖”?
对比前作《三幻1》的高颜值+无损换将标签,《三幻2》的野心更大,它试图让玩家真正活在三国里。
游戏以曹操、袁绍等角色的青年时代为切入点,用POV视角的碎片化叙事重构历史人物的成长弧光。
例如主线曹操传中,玩家会亲历曹操与董卓从盟友到宿敌的转变,甚至通过IF线剧情探索历史另一种可能。
这种去主角光环的叙事手法,在卡牌游戏中极为罕见——毕竟,多数厂商更愿意让玩家当“龙傲天”,而非旁观历史的局外人。
但问题来了,当玩家习惯了跳过剧情,《三幻2》的百万字文本能否打动市场? 答案或许藏在细节里。
比如董卓的形象从传统反派变成高大健硕的复杂野心家,貂蝉与吕布的爱情被赋予势均力敌的现代感,甚至角色立绘会随战斗实时反馈伤痕……
这些设计让三国人物不再是脸谱化的工具人,而是有血有肉的乱世生存者。
▌战斗系统的加减法,从数值验证到策略革命
如果说剧情是《三幻2》的面子,那战斗系统就是它的里子。传统卡牌的付费即赢逻辑在这里被彻底打破;
玩家需要操控行动条、回溯时间、利用场景机关,甚至结合天气系统扭转战局。
例如曹操的技能可将治疗转化为护盾,张春华通过自损实现高爆发,而张辽的隐身突袭能直取后排。这种策略即战力的设计,让平民玩家有了逆袭的可能。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策略深度是否意味着肝度爆炸? 测试期间,有玩家抱怨高难度关卡需反复试错,战斗动画节奏偏慢。
对此,灵犀选择减负,日常玩法资源让利、月卡永久五折、新增共鸣系统降低养成门槛。
这种让利式运营看似牺牲短期流水,却为长线留存埋下伏笔——毕竟,当玩家不再被数值焦虑绑架,才能真正沉浸于策略乐趣。
更值得玩味的是,《三幻2》的逆潮流并非偶然。灵犀近年来的产品布局,早已显露出对内容+文化赛道的执着;
从《三国志·战略版》与文旅结合的真三国纪录片,到《如鸢》的非遗联动,再到《三幻2》的国风美学,这家华南大厂正试图用文化共鸣打破品类的天花板。
▌机能风三国,是创新还是冒险?
美术,曾是《三幻1》的杀手锏,却也可能成为续作的双刃剑。《三幻2》大胆摒弃了前作的Q版画风,转而融合硬派二次元与汉代甲胄元素。
貂蝉的裙摆缀以金属机甲,曹操的披风透着机能风剪裁,连董卓的肌肉线条都充满力量感——这种古今混搭的设计,有人盛赞国风顶流,也有人质疑偏离历史。
但争议背后,藏着灵犀的底层逻辑,用视觉革新吸引年轻用户,尤其是女性玩家。
数据显示,《三幻2》的女性用户占比达到35%,远超传统三国题材。当“美强惨”人设成为二游标配,灵犀选择用“病娇张春华、权谋曹操”等复杂角色破局——毕竟,谁能拒绝一个会自嘲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呢?
不过,美术升级也带来隐忧。3D建模的成本飙升、战斗特效对手机性能的要求、玩家对皮肤付费的接受度……
一方面,老牌IP《三国志·战略版》正被B站《三国:谋定天下》等新秀蚕食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灵犀的多元化尝试(如SOC游戏《灵魂面甲》、女性向《如鸢》)尚未形成爆款矩阵。此时押注《三幻2》,既是续命,亦是豪赌。
▌卡牌游戏的另一种可能
《三幻2》的公测成绩,证明了一件事,玩家并非厌倦卡牌,而是厌倦了换皮。
当行业沉迷于数据算法和付费陷阱时,灵犀选择回归游戏本质——用扎实的内容、策略的深度、文化的共鸣,重新定义好玩。
但这或许正是灵犀的悖论,它用逆潮流破局,却又困于三国IP的舒适圈。未来的卡牌市场,需要更多《三幻2》式的反叛者,也需要跳出历史叙事的新答案。
毕竟,当玩家为曹操的少年意气热血沸腾时,我们更期待看到;下一个让行业颤抖的创新,不必总是三国。
*每天推送游戏资讯、新游推荐、游戏杂谈等,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游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