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武川博物馆“小小讲解员”正在讲解。 实习生 刘瀛摄
人民网呼和浩特5月18日电 (富丽娟、实习生刘瀛)5月18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在武川博物馆举办了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现场开展了非遗工坊、地方农特产品展销、长城图片展、红色故事展、怀旧物件展、沉浸式主题讲座、青少年研学等系列活动,感受武川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活动现场,呼和浩特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文平向“小小讲解员”们详细介绍了武川博物馆从筹备到落成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其作为北疆文化重要展示窗口,在挖掘、保护和传承武川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使命。随后,张文平带领“小小讲解员”们走进各个展厅,围绕陈列的文物展品展开深度讲解。期间,“小小讲解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问题,与研究馆员互动交流。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感觉很新颖。长城图片展和红色故事展让我对武川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博物馆数字化发展很有意思,给我们打开了新视野。我们还在非遗工坊看了剪纸制作,才知道原来传统手艺这么精巧,以后有类似活动还会来参加。”武川县第三小学学生表示。
展示现场纸上刀刻字。 实习生 刘瀛摄
小朋友观看数字文物。 实习生 刘瀛摄
呼和浩特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在给学生讲解。实习生 刘瀛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作剪纸作品。 实习生 刘瀛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展示十二生肖剪纸作品。实习生 刘瀛摄
展示莜面作品。 实习生 刘瀛摄
制作莜面作品。实习生 刘瀛摄
精美莜面作品。实习生 刘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