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奥运会后,时隔 17 年,北京终于再次迎来国际女排赛事的高光时刻!2025 年女排世联赛分站赛第一周在北京打响,中国女排将在本土迎战比利时、波兰、法国、土耳其四支欧洲劲旅。消息一出,无数球迷满心期待,在家门口就能为女排姑娘们呐喊助威,这本该是一场全民共享的体育盛宴,可现实却给了大家一盆冷水。


与中国香港站早早开启宣传售票不同,北京站前期仅召开一场发布会便没了后续动作,球迷们翘首以盼的门票价格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好不容易等到中国排协公布票价,众人却傻了眼 —— 这价格,也太离谱了!单场票分为五档,内场观赛区高达 1580 元,最便宜的外围观赛区也要 280 元,还有 1080 元、780 元、580 元的档位,而中国队四场比赛的套票更是卖到 1880 元。


如此定价,让不少球迷直呼 “这不是面向普通人群定的价格”。要知道,如今的中国女排阵中,既没有朱婷这样在国际排坛叱咤风云、拥有超高人气的超级巨星,也没有张常宁这类凭借颜值与球技兼具、自带强大影响力的明星球员。队内头号进攻核心李盈莹养伤不一定会参加。失去了这些吸引观众的 “金字招牌”,排协究竟哪来的底气,把票价定得如此之高?


回顾过往,球迷们为中国女排加油,靠的不仅是明星球员的号召力,更是对女排精神的热爱与传承。但如今,高昂的票价却像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将不少真心支持女排的普通观众拒之门外。若因为票价过高导致比赛现场观众寥寥,不仅无法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更会让女排失去与本土球迷近距离互动的机会,长此以往,谁还愿意为中国女排摇旗呐喊?谁还愿意关注这项运动?


体育赛事的意义,本应是拉近运动与大众的距离,让更多人感受竞技的魅力。可现在,高价票的操作,却让球迷们寒了心。如果排协不能及时调整策略,倾听民意,这损害的不仅是球迷的热情,更是中国女排未来的发展根基。真心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球迷诉求,别让不合理的票价,成为毁掉中国女排口碑与未来的 “推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