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五一假期,广东清远英德市“一线天”溪谷的溪水依旧清澈见底,峡谷间“一线天光”的奇景吸引着无数驴友。

但这份原始的美丽背后,却暗藏着致命的危机——5月2日,一名驴友在此潜水时溺亡,留下21名同行者与86万元的索赔争议。

这起事件如同一块巨石,砸碎了“网红野景点”的浪漫滤镜,也撕开了户外探险活动中“责任与风险”的残酷命题:当成年人选择用生命冒险,谁该为悲剧买单?

好奇害死猫,人类的好奇心有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费劲千辛万苦,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结果却发现不过如此,有的人可以后悔一辈子,但有的人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





有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江苏南通东台新四军的一个根据地,日军大肆下乡扫荡,当时新四军主力转移到外线作战。有一个村庄的老百姓躲藏到村子外面的一条大沟里,茂密的蒿草掩护了大家,日本鬼子并没有认真搜索,从大沟边上过去了。

正在大家松了口气,以为安全了的时候,忽然有一位妇女好奇心大发,只是听说日本鬼子红面獠牙,还从来没见过真实的鬼子是什么样子呢?于是这个妇女就悄悄伸出头看了鬼子一眼,当时的妇女头上裹着一块花毛巾,荒芜的田野上突然冒出一块花毛巾,日本鬼子发现后迅速包围了大沟。全村200多人全部遇难。

人类总想解开一个个谜团,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以身犯险,对自然常识缺乏基本的敬畏,最终的结果一定很惨。





而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国,全世界最高的山峰和高原都在中国,三级阶梯,山区广大,气候多变,地形极为复杂,山川极为壮丽,可以说全世界最壮丽的风景就在中国,这也给了无数探险者孤注一掷的勇气。

“一线天”位于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峡谷幽深、溪水透亮,社交平台上,它被冠以“徒步爱好者的天堂”“溯溪天花板”等称号。然而,这片看似纯净的世外桃源,实则是未开发的禁区。保护区管理局曾多次发布通告,明确禁止擅自进入,但“凌晨四五点偷溜进去”的驴友仍络绎不绝。

虽然国家自然保护区都采取了严格保护措施,严格禁止外人进入。但是这些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难度很大,由于面积太大,很多偏远小路根本无人值守,只有在路口处设置警示标志。只有在大路才有工作人员劝阻探险者不要以身犯险。

有些法规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公民自觉来实行的,这考验着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准。

今年五一,一名刘姓驴友在微信群组织了这场“探险”。22人中,有经验丰富的“老驴”,也有初次尝试的“新人”。他们带着桨板、救生衣,却唯独缺少专业的安全评估和应急预案。5月2日,当众人戏水时,一名男子独自潜入深水区,再未浮出水面。

应该说,在事情发生后,大家都是积极努力抢救落水驴友的。





视频记录了最后的救援瞬间:众人将溺水者托上桨板,拼命按压胸腔、实施人工呼吸。但15分钟的抢救,未能挽回这条生命。据目击者称,遇难者是因“水下温差骤变导致抽筋”,而现场既无专业救援设备,也无人员具备潜水救援资质。

遇难者家属向其余21人提出86万元补偿,其中死亡赔偿金70万、丧葬费16万。这一诉求将“驴友结伴”的潜在风险推至台前:在自发组织的户外活动中,同行者是否负有法律意义上的“救助义务”?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指出,根据《民法典》,驴友间因信任形成特殊关系,当一人遇险时,他人负有救助义务。若未及时施救导致死亡,需承担相应责任。此外,作为活动组织者,刘姓驴友可能因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而面临更高责任。

在本案中,遇难男子得到了大家的积极抢救,虽然不是那么正规,但大家都还是尽心尽力抢救了的。

面对索赔,部分驴友表示“冤枉”:“大家都是成年人,难道要为别人的冒险行为负责?”更有驴友质疑:“他擅自潜水,我们连阻止的义务都没有吗?”这种争议,折射出户外活动中“自愿结伴”与“风险共担”的模糊界限。





事件引发两极讨论:

  • 支持索赔派
  • :“结伴同行就是契约,见死不救等同于谋杀!”
  • 反对索赔派
  • :“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能把‘探险’变成‘讹诈’。”
    更有网友犀利指出:“野景点是社交平台炒红的,平台和博主也该担责!”

保护区工作人员坦言:“所有路口都设卡了,但拦不住凌晨偷溜的人。”事实上,类似事件并非孤例:2023年,石门台保护区曾发生驴友失踪事件;2024年暑期,又现多人擅自进入被处罚。法律禁令与现实执法的鸿沟,让“禁止进入”沦为一纸空文。

如果把责任推给自然保护区明显是不公平的,因为就那么几个人守住路口,我到过一些自然保护区,主要是护林员巡山,路口值守,还有太阳能智能警示牌,人一旦接近,就会发出警告。

在短视频平台,“一线天”被包装成“治愈系仙境”,博主们分享“逃票攻略”“秘境路线”,却对“禁止进入”的警示只字不提。这种“流量至上”的传播逻辑,无形中成为悲剧的帮凶。

其实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永远在自己的心里,自己内心充实,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负责,才是一个成年人正常的做派。

从“鳌太线”到“一线天”,野景点事故频发,背后是人性对“征服自然”的执念。但真正的探险者,应敬畏自然而非挑战规则。当驴友们用“偷溜”“逃票”彰显“勇气”时,他们早已背离了户外精神的本质。





其实我觉得咱们过分强调了人的作用,人与大自然应该是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是依靠大自然生存的,没有土壤空气和水源,没有粮食蔬菜和各种肉类,我们人类怎么生存呢?

不过一个人有多么光辉伟大,最终都无法逃离生老病死、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到最后,每个人都化作一缕青烟,和大地融为一体。我们生前所看重的金钱权利和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

不要小看一块石头和一棵大树,我们真的活不过它们,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离开了地球,人类怎能生存呢?

这起事件中,法律条款与道德直觉产生了激烈碰撞。从法律层面看,同行者的救助义务存在边界;但从道德层面看,见死不救的冷漠,无疑是对人性的拷问。或许,我们需要更清晰的规则:比如强制购买户外保险、签署风险告知书,让“结伴而行”不再是一笔糊涂账。

目前,保护区对违规者的处罚仅限于“批评教育”或“罚款”,威慑力有限。未来,或可借鉴“信用惩戒”机制,将违规者纳入“旅游黑名单”,并追究社交平台的内容审核责任。

“一线天”的悲剧,是一记沉重的警钟。它提醒我们:

  • 对成年人而言
  • ,自由意味着责任。每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都应以安全为前提;
  • 对驴友群体而言
  • ,结伴不是“免责金牌”,互助是义务,更是底线;
  • 对社会而言
  • ,网红野景点的治理,需要法律、平台与个体的共同发力。

愿逝者安息,更愿生者警醒:真正的“天堂”,不在未经开发的秘境,而在对规则的敬畏与对生命的珍视之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