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4月2日有报道,长江枯水期,连鄱阳湖的鱼都搁浅了。有人想到,三峡水库淤积20亿吨泥沙,为什么不借枯水期趁机排出?这么多泥沙放着不管,不怕影响大坝的使用寿命吗?



长江泥沙数量庞大

不光黄河,长江的泥沙其实也不算少。由于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其上游部分会流经横断山脉这样的险峻山区,湍急的水流卷走大量泥沙,每年都会向下游输送约5亿吨泥沙。长江出海口的崇明岛,就是由长江泥沙堆积而成的。



因此三峡大坝拦水的同时,也会把泥沙给拦截了。而且随着人类对土地的开发,长江沿江部分河段,也发生了水土流失的情况,加重了泥沙的数量。



根据水利部发布的信息,从2003年6月到2023年12月,三峡水库已经淤积了20.8亿吨泥沙,体积相当于盖在标准足球场上的400层楼。



泥沙淤积危害多

庞大的泥沙如果放着不管,后果将不堪设想。毕竟黄河上的三门峡大坝,差点因为泥沙淤积报废了。同时,泥沙淤积还会对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紧邻三峡大坝的荆江河段,由于河道弯曲且流速缓慢,泥沙在此处大量沉积,形成了类似黄河的地上悬河,对航运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而且泥沙长期堆积,也会削弱三峡大坝的蓄水能力和防洪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曾计算,三峡大坝运行80年后,防汛库容将下降约14%。



如今长江流域降水量偏少,根据长江委预测,哪怕到今年汛期也会有部分河段出现干旱。就连鄱阳湖的水位也降到,有记录以来的倒数第二位。有人就想到,泥沙淤积危害那么大,为什么不趁枯水期清理呢?



清淤工作不容易

说着容易做着难。三峡库区的蓄水位是175米,最深水位甚至达到320米,而现在常见的抽沙船,最多也只能从水下100米处抽沙,无法满足三峡清沙的需要。而我国用来造南海多岛的巨型挖泥船天鲸号、天鲲号,又因为长江河道相对窄浅,不能进入三峡使用。



况且三峡掌管着长江下游的用水,枯水期正是它发挥作用的时候。长江的枯水期基本在当年年底到次年中旬,恰巧与春耕的时间吻合。长江下游的农业灌溉需要三峡大坝的支援。



因此,每年枯水期三峡大坝都会为长江补水近200亿立方米,来帮助农户完成春耕。一旦选择清淤,就要暂时封闭,下游的用水和灌溉将成为难题。



蓄清排浑对抗泥沙

那么,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淤泥祸害三峡大坝吗?其实三峡这么多年,一直在用“蓄清排浑”的方法,对抗淤泥堆积的侵害。



简单说就是,每年7-9月的汛期,长江因流速快水量大,会携带全年78.2%的泥沙来到三峡。这时把大坝的闸位降低,泥沙就会快速通过三峡,几乎很难在此沉积。而在汛期结束后,长江的泥沙含量明显减少,三峡再开始大量蓄积清水,以此减少泥沙在水库内的淤积。



目前每年入库的泥沙量已经从建设初期的2.03亿吨,稳定控制在1.48亿吨了,不用太过担心。

参考资料:
1.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3.24米——中国新闻网
2. 长江委预计今年主汛期长江流域降水量偏少——湖北日报
3. 近20年来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及其对库区的影响——湖泊科学杂质
4. 三峡拦蓄75亿方洪水,运行80年防汛库容仍有86%——光明日报
5. 三峡工程八大焦点问题透视——新华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