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5月17日,在广东珠海金湾区红旗镇的三板河道,14支龙舟队激流勇进,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龙舟竞渡。作为当地特色体育项目,本届乡村龙舟赛迎来多位归侨人士参赛,成为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融的生动注脚。


本次赛事吸引了红旗镇14个村(社区)代表队参赛,赛事采用12人龙舟400米直道竞速的形式进行。三板河道里,龙舟队在赛道上展现速度与激情。队员们动作整齐、手起桨落、破浪前行,比赛现场气氛热烈。


今年的端午龙舟赛,不少社区龙舟队伍中都有了归侨人士的身影。这些归侨选手多来自东南亚国家,定居红旗镇后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龙舟赛不仅是端午传统习俗的延续,更让他们感受到“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精神共鸣。


广东佛山:盐步老龙船起水 年年焕新颜

赛龙舟是端午习俗。在广州的广府地区,到了农历四月就有启龙的传统,也就是将上一年深埋河涌的龙船挖起洗净,迎接端午的龙舟竞渡和巡游。17日,广东佛山南海的盐步老龙船举行了起龙仪式。


记者来到广东佛山盐步老龙起水的现场,593岁的老龙船在这里起水。起龙人下水后,首先将船身内的水滔干,包括除淤。以前龙船都是埋在河涌下淤泥上保存,而现在村里人给龙船做了一个龙床,也就是水泥硬化基底,在启龙的时候只需抽干滔干水就可以了。记者手上的物品就是老龙出水需要的工具,勺子是清水用的工具,清水后要用到藤丝清泥。


盐步老龙是用昆甸木制作的,该船身为坤甸木,不含龙头、龙尾,全长36.8米,座位68个,重约4吨。河涌边上已经聚集了许多市民游客,现场非常热闹。在很多佛山市民眼中,盐步老龙就像是他们的“老朋友”,所以很多人专门赶来,就为了看一眼老龙,接一个端午安康的好意头。龙床打开后,一头的闸门随着水流涌入,船身缓缓托起,老龙船渐渐浮出水面。


据了解,每年端午节后,村民便将老龙船藏于水底淤泥中,让淤泥包裹船身,隔绝空气与阳光,避免木材干裂老化,到了下次龙舟赛前再将老龙船起出。经过清除淤泥、精心打磨,涂抹上桐油或猪油,龙船便能焕然一新。正是这种保存方式让盐步老龙船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在龙舟文化中熠熠生辉,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水乡记忆。

福建福州:“龙舟经济”热潮兴起 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龙舟竞渡不仅是端午节的传统盛事,在福建福州的多条内河上,几乎每周都会举办龙舟赛事,划龙舟早已成为当地老百姓最热爱的民间体育活动之一。这两年来,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的推动下,还催生了多样化的消费新场景,不仅提升了城市活力,也为当地的文旅经济注入了新动能。下面让我们一起前往福州,在初夏美景中,感受当地的传统文化。


这两天,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的龙舟主题公园正式开园,喜迎八方来客。走入园区,32米长的流线形橙色门楣如同一艘龙舟,还有鸡、虎、虾等造型各异的6尊龙舟首雕塑,以及柳叶桨造型的路标,走在公园中,随处可见传统的福州龙舟元素。而这座龙舟主题的文化展示馆则通过实物、影像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福州龙舟的发展历史和制作工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龙舟公园里的浦下河是福州传统的龙舟赛事举办地,享有“龙舟河”的美誉。每逢节假日,这里都会举办别开生面的龙舟训练或比赛。


依托着几乎每周可见的龙舟赛事,当地还举办丰富多彩的龙舟“市集”,开发一系列龙舟文创产品、创意美食等,多元的消费新场景和新产品受到市民游客的热捧。此外,依托龙舟文化和发达的内河水网,福州还推出多条内河游航线,串联起了多个历史文化街区和潮流商圈。


龙舟游船所过之处,碧波漾开层层翠影,古色古香的民俗表演,与两岸的葱茏绿意相映成趣,给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唯美的感官盛宴。据统计,2024年,福州内河游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8万人次,成为当地文旅经济新的增长点。

来源:央视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