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贝森特“唱双簧”,有用吗?
都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话搁在国际舞台上,有时候也挺形象的。
这不,最近关于中美关税的事儿,又热闹起来了。
《财经》杂志那边透出风声,说特朗普政府盘算着,最快下周,可能把咱们的关税从传说中的145%一下子降到50%。
我的天,这从145%到50%,一下子少了差不多100个点,听着跟坐过山车似的。
紧接着,一个叫贝森特的人物又出来发话,说要降到100%。
你看,特朗普一个说法,贝森特又一个说法。
一个狮子大开口,一个似乎往回找补了点,但还是个挺吓人的数字。
这不明摆着吗?哥俩儿搁这儿演双簧呢。
先用145%这个高得离谱的数字吓唬人,再由另一个人抛出个100%,最后特朗普那个50%一出来,哎,好像还挺“优惠”?
这套路,跟咱们小时候去买东西,老板先喊个天价,旁边伙计再悄悄说“看你面善,给你打个折”,一个道理。
目的就是想让我们觉得,50%这个“最低点”已经是天大的让步,赶紧接着吧。
可问题是,咱们中国人是谁呀?
那可是玩兵法的老祖宗,《孙子兵法》几千年前就研究透了各种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这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小把戏,在咱们眼里,真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不够看。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场心理战。
对方想通过制造巨大的心理落差,来迫使我们接受一个他们预设的“底线”。
145%这个数字,说实话,有点像烟雾弹,更多的是一种姿态,一种极限施压的手段。
然后贝森特的100%,像是在这个烟雾弹里稍微开个小口,透点“光”,让你觉得有商量的余地。
最后特朗普的50%,就成了那个看似“仁慈”的橄榄枝。
这种手法,在商业谈判里其实挺常见的,叫“锚定效应”。
先抛出一个极端的条件作为“锚点”,后续提出的条件即使依然苛刻,但相比最初的锚点,就显得容易接受多了。
但咱们得明白,国际间的博弈,不是简单的买菜砍价。
它背后牵扯的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是长远的发展大计。
面对这种“双簧戏”,咱们首先得稳住心神。
别被那些忽高忽低的数字扰乱了阵脚。
他们演他们的,咱们有咱们的节奏。
其次,得有自己的判断和底线。
这个底线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基于我们自身的实力、我们的发展需求、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综合考量出来的。
就像定海神针一样,任你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持续做好自己的事。
你打你的牌,我走我的路。
把经济搞上去,把科技提上来,把民生保障好。
自身强大了,腰杆子就硬,谈判桌上说话自然有分量。
到时候,什么50%、100%,主动权才会更多地掌握在我们手里。
所以,这出双簧戏,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对方的焦虑和伎俩,也更坚定了我们走自己道路的决心。
这种“唱双簧”的套路,其实在历史上和我们身边,简直不要太多。
远的不说,就说咱们国内的一些商业场景。
比如你去买个大件家电,销售员A可能热情洋溢,给你各种介绍,然后报一个价格,说这是最低价了,再低就亏本了。
你犹豫的时候,旁边销售员B或者所谓的“经理”可能会凑过来,装作不经意地说:“哎呀,看这位大哥/大姐是真心想买,小A啊,你再给申请个内部折扣,就当交个朋友了。”
一来二去,价格可能确实下来一点,但往往还是在商家预期的利润空间内。
这就是典型的“好人坏人”策略。
甚至在一些影视剧里,审讯犯人的时候,也常常看到一个警察声色俱厉,拍桌子瞪眼,另一个警察则温言细语,端茶倒水,打感情牌。
一个施压,一个怀柔,目的都是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
再往前追溯,古代宫廷里,皇帝身边也常有“忠臣”和“佞臣”的角色。
有时候,某些看似对立的言论,背后可能都是为了达成皇帝某种更深层次的政治目的。
为什么这种行为屡禁不止?
说到底,还是因为它抓住了人性的某些共同点。
一是趋利避害的本能。人们总是希望获得更多好处,避免更大损失。当一个极坏的选项和一个相对不那么坏的选项放在一起时,后者就显得格外有吸引力。
二是信息不对称。演双簧的一方往往掌握更多信息,而被“表演”的一方则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容易被对方营造的氛围所影响。
三是路径依赖和思维惯性。一种策略如果曾经成功过,或者在特定环境下被认为是有效的,就容易被反复使用。
但就像《易经》里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套路用多了,总有被看穿的时候。
当大家都熟悉了你的剧本,这戏也就演不下去了。
“见招拆招,以静制动”,老祖宗的智慧,今天依然闪闪发光。
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咱们更需要定力。
古代先贤告诫我们: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了解自己,也了解对方,才能在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特朗普和贝森特的这点小心思,咱们门儿清。
“静能生慧,定能胜躁。”
心静下来,智慧才能显现;心定了,才能克服浮躁,看清本质。他们越是鼓噪,我们越要冷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咱们自己的发展规划,早就心中有数,不会轻易被外界打乱节奏。
这些穿越千年的话语,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道理,更是我们立身处世、应对挑战的法宝。
说到底,特朗普和贝森特这出“双簧”,不过是想在我们这里讨点便宜。
但他们似乎忘了,中国人玩战略、玩阳谋的时候,他们老祖宗可能还在穿开裆裤呢。
这种小伎俩,唬唬别人或许还行。
想在我们这儿占到便宜?
难。
咱们就一句话:
把自己的事办好,比什么都强。
你打你的,我发展我的。
时间,会给出最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