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
2024年度第二十二届全国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揭晓
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和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
联合推出的
“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
榜上有名
据了解,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是一项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的评选活动,自1997年以来,已持续举办了二十二届,是全国博物馆展览领域最高奖项,有博物馆界“奥斯卡”之誉。
“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
有些什么?
“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是全国首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系统展示中国水下考古发展脉络的专题陈列。
该展览初设于2014年,随着蓝色文明画卷不断铺展,大量新的成果“出水”面世,2024年11月,焕新升级的“水下考古在中国”2.0版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B区与大众见面。1851平方米的展厅内、326米的展线上,共展出413件/组汇集全国重大沉船考古成果的珍贵文物。
“水下考古在中国”2.0版展览以时间为轴,用三大篇章串联发展脉络——
“寻梦”篇,讲述1987年前世界水下考古的发展和中国水下考古的发轫;
“筑基”篇,呈现1987年至2009年间的学科体系初创与探索实践;
“蝶变”篇,聚焦2009年以来“走向深海,走出国门”的跨越式发展。
同时,该展览灵活运用模型、雕塑、场景、视频、游戏及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创造性地将维持日常工作状态的沉船保护修复室,融入展陈空间,打造出深度沉浸式、全景互动式的展陈体验,动态模型、互动游戏、AI问答等科技手段,则让深奥知识趣味化,这也成为该展最受观众欢迎的亮点之一。
开展6个月来,累计接待观众40万人次,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一个关于“水下考古在中国”的故事
终评会上,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馆长冯毅、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主任和策展人王结华向评委讲述了一个故事——
1986年,英国商人米歇尔·哈彻在中国南海疯狂打捞沉船,并将20余万件青花瓷器在荷兰公然拍卖。消息传来,举国震惊。最后大家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这些文物散落海外,痛彻心扉!
中国水下考古的火种,正是在此严峻形势下被点燃。本着保护水下遗产、维护海疆安全的目标,一代又一代考古人前仆后继,劈波斩浪,探水寻珍,为国家守卫了文物界的“水下疆土”,向国际展示了“强国自信”。
最终,在众多参评展览中,专家认为,“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选题切合历史与现实,理念追求创新与突破,内容以小见大,展品巧妙配合,形式强调“个性”,服务以人为本。展览紧扣国家“海洋强国”“文化强国”战略,既呈现了水下考古与国家实力的关联,也向世界讲述了中国水下遗产保护故事,彰显文明互鉴的全球视野,成功摘获“桂冠”。
据悉,该展览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B区常设开放,观众可在博物馆开放时间随时前往。
来源丨甬派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赵锡、区文广旅体局
一审丨王昱啸
二审丨沈焰焰
三审丨陈旻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