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17年前揭露三鹿毒奶粉的简光州吗?

2008年,当时他一篇报道直接揭开三鹿集团的黑幕,救了无数孩子的他,也因此成为了公众眼中的英雄。

可谁能想到,如今的他却深陷生活的泥沼,房子抵押还债,老婆埋怨不断,甚至后悔当初辞去记者的工作,那么曾经的英雄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呢?他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近,一位博主采访了当初揭露三鹿毒奶粉的英雄简光州。

当年他一篇报道,直接把震惊全国的食品安全大问题摆在了台面上,救下了数不清的孩子,也推动了整个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大变革。

如今的他已经离开记者行业13年了,曾经在新闻一线冲锋陷阵寻找真相的小伙子,已然褪去青涩,成为了一个商人,脸上满是精明和沧桑。



他开了家专门做品牌推广和公关业务的公司,这行当跟他之前当记者的经历多少有点关联,手里的老资源也能派上用场,而今天的采访,就安排在了简光州的公司里。

走进简光州的办公室,就看到靠墙的陈列架上摆满了奖杯奖状,最显眼的就是那个中国新闻奖的奖杯,这可是新闻行业的最高荣誉。

然而,这个奖来得并不顺利,它的背后伴随着许多争议。



当时评委们为了要不要给这篇批评报道评一等奖,争得面红耳赤,评委们意见不一。

有一部分人的观念比较传统,他们认为此类报道或许会引发社会震荡,不适合给予最高奖项。

但更多评委则清醒地知道,三鹿毒奶粉害了多少家庭,影响范围有多大,如果这样一篇靠扎实调查、推动社会进步的报道都拿不了一等奖,那新闻奖还有啥意义?



最后,这篇报道凭着本身的分量与社会价值,还是拿下了这个大奖。

那么,对于简光州来说,在发表这篇牵扯范围如此之广的文章前,又经历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2008年9月10日那天,简光州记得特别清楚,那是他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天,当时他把写好的稿子交给编辑部后,外面的天都黑了,他却没有下班回家的打算。



晚上十点多,同事们都下班了,他一个人慢慢收拾桌子,把采访本、录音笔、写满字的草稿纸都叠得整整齐齐。

其实他心里十分清楚,这篇报道一旦发出去,必将掀起轩然大波,而他的职业生涯也将面临巨大转折,甚至可能第二天就丢了工作。

这种又害怕又想坚持真相的矛盾,让他心里七上八下,可最后他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无论未来会面对什么。



果不其然,报道一登出来之后,直接霸占各大媒体头版头条。

与此同时,简光州的电话也随之响起,三鹿公司的相关人员语气强硬地质问,要求他立即撤稿,声称稿件存在严重失实问题。

面对威胁,简光州的内心虽有波澜,但他心里更多的是笃定。



为了写这篇报道,他不知道跑了多少家医院,听了多少受害孩子家长抹着眼泪的哭诉,跑了多少检测机构,拿到专业的检测数据,还找了不少监管部门了解情况。

几乎每个细节他都反复核实过,根本不怕对方所谓的“不实”威胁。

直到晚上快九点,新华社也发了一篇通稿,说高度怀疑三鹿奶粉有问题,这时他悬了一整天的心,才稍稍落回肚子里。



可更大的风波还在后面,报道发出之后舆论风向并不好,下面的评论区,铺天盖地都是骂他的留言。

很多人觉得三鹿是国产奶粉的大品牌,不可能有问题,怀疑他是为了出名、想讹钱,甚至说他故意抹黑民族企业。

那段时间,简光州心里委屈极了,但从来没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后来真相慢慢查清楚了,那些曾经骂他的网友纷纷道歉,尤其是2000年后出生、食用过三鹿奶粉的孩子及其家长,也都向他表达由衷的感谢,还夸他是敢说真话的好记者。

其实从简光州当记者的第一天起,他一直都秉持着“为真相而战,为社会发声”的信念。

每次做调查报道,他都像上了发条一样,跑现场、找证据、问当事人,只为了把那些藏在社会黑暗面的坏事都曝光出来,给这个社会一点点光明。



然而,怀着一腔热血和理想的简光州,最终还是被现实狠狠泼了一盆冷水。

2012年,他在网上发了句“理想已死,我先撤了”,从此就这么告别了记者行业,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放弃了呢?

那时候他的女儿刚满一岁,家里花销特别大,他每个月工资还完房贷,兜里就没剩几个钱。



更让他难受的是,想坚持做有意义的调查报道越来越难,各种阻力让他心灰意冷,多方考虑之下,他还是放弃了自己喜爱的职业。

后来转行创业后,简光州才知道做生意有多难,他总说自己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当记者虽然辛苦,但目标简单,就是找真相、说实话。

而开公司就复杂多了,要操心市场行情会不会变差,要哄着客户别拖欠账款,还要按时给几十号员工发工资,压力大得晚上都睡不着觉。



再加上这几年经济不好,客户自己都赚不到钱,经常拖着不给钱,为了让公司能正常运转,他咬咬牙把自己的房子都抵押贷款了。

每天不是在酒桌上陪客户吃饭喝酒、说尽好话,就是在去谈生意的路上,很多应酬根本没用,但又不得不去。

因为这些应酬,他已经数不清有多少回没能回家吃顿团圆饭。



刚开始创业时,老婆还挺支持他,但公司一直没赚到钱,家里开支又大,难免会抱怨几句,虽然房贷、孩子的学费都是他在扛,但经济上的压力还是让夫妻俩没少拌嘴。

现在回头看这20年,前10年当记者,后10年创业,简光州说最让他骄傲、最有意义的,还是当记者的那段日子。



那时候年轻气盛,为了真相啥都不怕,虽然累,但心里特别踏实,现在成了公司老板,每天被各种烦心事和压力缠着,再也找不回当年那份纯粹。

现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早点把债务还清,早点让自己事业走上正轨,他的人生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不过,日子还得接着过,就像黄浦江的水,不管遇上多少石头挡路,都得往前流,无论之前的日子有多么难熬,一切都会过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