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7日,据英国《经济学人》报道称,随着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P战斗机在印巴空战中获得了巨大成功,然而这些成功绝非仅仅只是某种战斗机或者武器系统的成功,这是东大一次对其综合工业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种种迹象表明,隐藏在“冰山之下”的是东大从未暴露的巨大军事潜力,而一时间难以接受的西方世界还在艰难地消化着其背后带来的“巨大技术震撼”。



文章认为,通过印巴空战的实践表明,对东大军工产品的实力和作战能力需要进行重新评估,而且尽管巴基斯坦空军目前是歼-10CE战斗机的唯一用户,但是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到亚洲的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再到高加索地区的阿塞拜疆和非洲的埃及等国,这些国家对歼-10CE战斗机的兴趣正在与日俱增,这些都在威胁西方国家军火的出口市场和占比份额,而西方对东大“薄利多销”“多点开花”这些不按照常理出牌的策略还缺乏足够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没有对外宣布参加2025年度巴黎航展的歼-10CE战斗机,已经对外证实即将参展,这将是印巴空战结束之后,双方参战武器平台首次在国际舞台上同台亮相,而主动对外公开展示其现代化武器,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效果。



最关键的是,东大采取长期且全面投资在某个军援国家的渐进策略,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这次巴基斯坦空军的成功是其综合空战体系能力的体现,这一点令西方始料未及,准确来说,西方确实“看走眼了”。

英国媒体直言不讳表示,尽管巴基斯坦长期使用东大武器系统,但由于长期以来东大的现代化武器从未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因此,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些武器系统步入其西方同类产品,然而随着印巴空战的结果出炉,整个西方世界都被震惊到了,印度空军居然如此快速的丧失了战场上的制空权,而东大武器系统干净利落地解决掉“阵风”战斗机引发西方世界的普遍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英国《经济学人》在文章中企图给西方武器挽尊,但又不得不承认西方垄断国际高端军火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更加令西方担忧的一件事,而且西方媒体也不敢大肆声张的是,西方自我塑造和标榜的高科技武器形象正在逐渐破裂,全球对西方国家武器装备的“祛魅过程”正在加速,对西方武器装备和军火工业产品的“再认识”可能带来其他领域的连锁反应。

文章称,事实上,即使巴基斯坦7:0的空战结果得到广泛证实,这也无法完全证明东大的歼-10CE战斗机性能要优于“阵风”战斗机或者其他西方战斗机,但是这一事件给全球再一次重新观察和了解东大出口武器乃至工业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理由”,这本身就令西方国家特别是以出口武器系统为荣的各国普遍感到不安。当前,全球军事技术官员以及军火出口商都急于从印巴两国口中获取更多空战细节,有些国家和出口商甚至已着手更新作战计划和军火出口方案,这表明影响已经袭来。



比起英国《经济学人》略显傲慢的总结和警告之外,瑞士主流媒体《新苏黎世报》5月16日则刊登文章称,随着印度“阵风”战斗机被接连击落,这一事实向欧洲国家和欧洲人发出了强烈警告,仅仅依靠现代化军事技术和高科技产品已经不足以让他们可以有效地抵抗东大或者俄罗斯这样的大国。

《新苏黎世报》认为,印巴空战的结果表明针对超大型国家的原有对抗模式已经失效,印度曾经试图排斥其他国家干涉印巴冲突,并企图将印巴冲突的影响限制在双边关系框架内,但是印度最终失败了,这一残酷事实表明,与可靠的合作伙伴或者军事盟友进行密切协调和军事合作,进而推进资源的合理部署至关重要,单打独斗已经无法与超大型国家对抗。



值得一提的是,《新苏黎世报》为了不让西方武器系统感到难堪,文章竟然指责印度空军飞行员未能像美军或者以色列空军那样,在不被察觉以及无损失地情况下快速消灭对手,而是遭遇到巴基斯坦空军的激烈抵抗,最终遭遇惨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