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怨父亲,也不嫉妒弟弟,更没必要认祖归宗。”当巴图在镜头前说出这句话时,嘴角挂着云淡风轻的笑,眼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

这个被生父英达“遗弃”了28年的男人,用前半生演绎了一场关于血缘与亲情的残酷寓言,却在继父赵玉吉身上,找到了比血缘更温暖的答案。



1997年,宋丹丹与英达的婚姻走到尽头。6岁的巴图或许还不懂“离婚”意味着什么,却在父亲头也不回的背影里,尝到了被抛弃的滋味。

离婚次月,英达火速再婚,娶了北大才女梁欢,转头就把巴图从生命里彻底删除——他要求儿子改掉姓氏,拒绝提供电话号码,甚至在采访中宣称 “离婚后,就不该以父亲身份接触”。



最残忍的对比,出现在英达对小儿子英如镝的态度里。他化身“四栖父亲”,既是厨师、司机,又是保姆、教练,接送儿子训练、陪他打冰球,把缺席的父爱一股脑砸在小儿子身上。

而巴图呢?7岁求父亲带他玩被拒,11岁想要电话号码遭拒,整整14年,父子俩连陌生人都不如。





“别的孩子在父亲节给爸爸送贺卡,我连父亲节该打给谁都不知道。”巴图曾在节目中自嘲。

童年时,他偷偷翻出英达的照片,对着镜子比对眉眼,想从自己身上找到一点父亲的影子;青春期时,他故意闯祸、成绩下滑,只为吸引那个从不回头的男人注意。可这些努力,都像拳头打在棉花上,了无回音。

命运在撕碎一扇门的同时,总会打开一扇窗。1997年,宋丹丹与赵玉吉闪婚,这个带着女儿的儒雅男人,成了巴图生命里的光。



第一次见面,赵玉吉蹲下来,平视着巴图的眼睛:“以后我就是你爸爸,如果你愿意,可以叫我赵爸爸。”

这个没有血缘的父亲,用行动兑现了承诺——他带巴图去博物馆看恐龙化石,在游泳馆手把手教他换气,家长会永远坐在第一排,连巴图偷偷早恋,都是他笑着打圆场:“喜欢漂亮姑娘很正常,但要学会负责任。”



比起宋丹丹的急躁严厉,赵玉吉像团温暖的棉花,包裹着巴图敏感的内心。有次巴图数学考了48分,宋丹丹抄起扫帚要打,赵玉吉却接过试卷,用红笔圈出错题:“我上学时数学也不及格,咱们一起补回来。”

那个夜晚,父子俩在书桌前算题到凌晨,巴图忽然发现,原来被父亲耐心对待,是这种感觉。

“他让我知道,父亲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符号,而是会蹲下来听你说话的人。”巴图后来在采访中说。赵玉吉用10年时间,把“继父”两个字,焐成了 “爸爸”。



2018年,英达突然在节目中提起巴图,声称“当年离婚是为了不伤害孩子”,还暗示巴图该“认祖归宗”。

这番言论激起千层浪,网友骂他“当了20年甩手掌柜,现在来摘桃子”,而巴图的回应只有短短一句:“没必要。”



这句话背后,藏着太多故事。

英家爷爷去世时,巴图主动联系英达想祭拜,却被一句“你已经不是英家人”堵回来;这些年,英达弟弟英壮多次想牵线缓和关系,都被巴图婉拒。

他不是没挣扎过——青春期时,他甚至偷偷去英达家门口徘徊,却在看到英如镝扑进父亲怀里的瞬间,落荒而逃。



“以前总觉得,血缘是一辈子的羁绊。后来才明白,有些人,就算流着一样的血,也配不上‘父亲’两个字。”

巴图在婚礼上致辞时,特意提到赵玉吉:“感谢爸爸,让我知道父爱不是奢侈品。”

台下的赵玉吉红了眼眶,而坐在角落的英达,终究没敢露面。

没有英达的日子,巴图活得比谁都热闹。他跟着宋丹丹学表演,虽然早年被吐槽“星二代没出息”,却在《跨界歌王》里凭一首《慢慢》惊艳全场;



他娶了大7岁的王博谷,夫妻俩直播带货时互相调侃,把日子过成了段子;面对网友追问“恨不恨英达”,他总是摆摆手:“恨他?那我得多累啊。”

最让人动容的,是他对继妹的态度。赵玉吉的女儿比巴图小3岁,两人从小打闹着长大,如今巴图直播时,妹妹还会突然出镜抢零食,喊他 “巴图哥,给我留口”。这种毫无芥蒂的亲密,比许多亲生兄妹都难得。



“血缘是天注定的,但爱是可以选的。”巴图在社交平台写下这句话时,配图是赵玉吉带着他和妹妹堆雪人的照片。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却把日子过成了最温暖的家。

英达或许永远不会明白,他以为的“一别两宽”,对巴图来说是怎样的锥心之痛。但幸好,这个被生父放弃的孩子,遇到了愿意为他弯腰的继父,遇到了把他捧在手心的妻子,更活成了自己的太阳。



有人说巴图“可怜”,但他活得比谁都清醒:“没有英达,我有赵爸爸;没有父爱,我有妻子和朋友。人生缺了一块,但我用爱拼成了完整的圆。”

这世间最酷的事,莫过于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巴图做到了——不靠血缘的施舍,只靠自己的选择。

毕竟,真正的底气,从来不是来自血脉相连,而是来自那些愿意为你停留的人,和永远向阳生长的自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