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勇:以改革创新之笔 绘就教体事业发展新篇
“这是属于全体教体人的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面对“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洪雅县教育和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黎勇态度谦逊且诚恳。从扎根偏远乡村学校7年,到经历基层政府、县级部门多岗位锻炼,他以非凡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默默耕耘,用行动践行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铮铮誓言。
黎勇工作照
“办学条件,是推动教育进步与发展的关键。”担任洪雅县教体局局长以来,黎勇主动谋划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全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改造校舍5.2万平方米、运动场6.3万平方米,建成投用田锡中学学生公寓、花溪中学新食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4个幼儿园,促进全县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工建设洪雅第二小学、洪雅中学教学楼新建项目。投入3643余万元,完成30所学校516套智慧教室设备安装验收、23所学校云教室升级改造、231间健康照明教室改造等工作,大幅提升了全县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解决了硬件设施问题,如何让洪雅教育更上一层楼?
黎勇(右二)调研学区制改革进展情况。
“唯有改革创新。”近年来,黎勇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扎实推进“335”学区制改革,将全县学校分为江北、江南、柳江三个学区,创新推行党委领导的学区负责制,运行“强校带弱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合理布局幼儿园、小学、初中三类学校,实行教师调配、职称评聘、教育管理、经费调配、资产使用“五个统一”管理,全县教育实现由“管学校”向“管学区”转变,三个学区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在良性竞争中整体提升。工作经验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工作案例入选全国基础教育100个典型案例并刊发于《人民教育》。洪雅县获评“四川省首批示范性义务教育学区制治理试点县”。
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黎勇深知,“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他大胆提出“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于教育质量提升”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行一系列举措——
“划片阳光招生制度”的实施,确保了教育的公平公正;校长三年任期和定期交流制度,促进了学校管理经验的交流与共享,提升了整体管理水平;实施百名后备干部和百名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推行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与教育质量挂钩,激发教师队伍干事创业热情。
在这些举措的推动下,洪雅各学段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办学品牌更加响亮,获评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1个、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校”1所、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2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个、省级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1个。
教育与体育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两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同频共振。近年来,在黎勇等一众教体人的努力下,洪雅县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荣誉也接踵而至——在省级体育比赛获一等奖20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玉屏山被认定为“四川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瓦屋山镇乡村篮球赛入选国家体育总局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洪雅县被评为“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全国县域足球赛事活动优秀县级执行单位和2023、2024年度全省体育工作突出单位。
荣誉的背后,是黎勇为洪雅教体事业倾尽全力的奋斗历程。未来,他将继续怀揣着对教体事业的赤诚之心,带领洪雅教体人向着更高目标进发,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为培育时代新人、推动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