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已到,养老金调整工作也即将正式拉开帷幕。目前,人社部与财政部正全力以赴、有条不紊地推动 2025 年养老金调整方案落地实施。早在五一劳动节前,这一关乎广大退休人员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方向就已明确,而当下,核心的关注点正从“养老金究竟会不会涨”转变为“具体能涨多少”。

对于不同养老金水平的退休群体而言,此次调整带来的增额差异究竟如何?对于一位月入2000元、累计缴费年限只有20年的退休人员而言,每个月能获得100元的上涨吗?我们来分析一下。



先要讲明白一件事情。养老金的调整不是简单把每个月的收入乘以人社部即将公布的全国平均上涨比例。实际上,每个人的实际上涨比例都不相同而且几乎不可能正好等于平均上涨比例,而是根据定额增加额、挂钩增加额和高龄倾斜增加额分别计算进行的,其中挂钩增加额又可以细分成挂钩累计缴费年限和挂钩月基本养老金增加额。

参考河南省2024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月入2000元、20年工龄的退休人员可以获得69.8元的增加额;如果其年满70岁还能再获得25元的高龄倾斜增加额,使得每月的养老金变多94.8元。

假设2025年全国养老金的平均上涨比例与去年一样,也就是还是3%,那么这位在河南的退休人员今年差不多也是加这点钱,很难上涨超过100元。



相对于河南,上海的人均收入水平要高很多,当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自然也高,使得调整方案更有“吸引力”。

按照2024年上海的调整方案,在只计算定额增加和挂钩增加的情况下同样月入2000元、工龄20年的上海退休人员每月的养老金增加额是101元;而如果达到了享受第一档高龄倾斜增加额的年龄标准,那么还可以再加25元,每月加126元。

由此可见不管是否能获得高龄倾斜增加额,上海的这类退休人员大概率是能上涨100元以上的,究其原因是上海的定额增加额极高,2024年为每人每月定额加61元。今年在中央反复强调养老金调整倾斜中低收入群体的背景下应该只会更多。



再来看一个经济和收入情况位于上海和河南之间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之一的天津。还是按照2024年当地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测算,累计缴费年限为20年、每月2000元养老金者可以增加82.6元;算上第一档高龄倾斜增加额后,每月可以获得102.6元的增加额。

我们来总结一下。大部分地区工龄20年月入2000元的退休人员是无法获得每月100元以上的养老金增加额的;少部分地区至少要达到70岁以上,也就是可以享受第一档高龄倾斜增加额后能让增幅超过100元;极少数地区,如上海和北京,即便不到70岁也能加100元以上,超过70岁加得更多。



实际上缴费年限较少、收入较低的退休人员想要获得更多的养老金增幅主要看当地的定额增加额是否足够高。

前文说过,2025年养老金调整的重点是倾斜中低收入人群,这意味着各地很有可能在往年的基础上扩大定额增加额的占比,这对广大养老金不太高的人而言是好消息。最终方案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大概率和小编预测得差不多。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