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一名8岁男童在福建石谷解失踪,至今已经13天,

在各方救援队终于找到了一个可疑的线索:尾大桥下水库中,有一处水面不停在冒着水泡,男童很可能就在其中!



正当这位救援志愿者高兴的时候,竟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诈骗,让人感慨人性的恶真是无处不在。



这个失踪的小男孩当时并不是独自一人,而是和自己的两个哥哥在一起,他们三个小孩跑的快,走在前面,父母跟在后面。

孩子从与哥哥分开后,理论上是完全有时间走到那家小卖部的。可怪就怪在,他没跟上哥哥的话应该遇见在后面的爸妈才对,谁知道他就消失不见了。



到了山上小卖部,只剩两个大孩子,这个最小的男孩子不见了。失踪时,他身上衣衫单薄,人们很担心他在山上过夜会冻死。

所以失踪当天当地政府、公安、消防以及多支救援队就马上开始了搜查。网友“船长”来自广东,是一名退役搜救队员。



他自己开车赶到了现场,免费参加当地的搜救做好事。他训练有专业的搜救犬,利用狗狗在外围搜查。

没想到有一位自称民间搜救队长的志愿者加了他的好友,并且开始不断给他套近乎,多次告诉船长,自己认识搜救队的财务,要给他报销经费。



船长多次解释自己是做好事,不要钱,不求回报。看船长不上套,这位假队长也露出了真面目,直接开始借钱了。

船长觉得事情不对就没有借给他,后来其他人告诉船长,这个是个骗子,已经骗了好几个志愿者的钱了。



孩子生死未卜,大家都在尽力寻找,在这种时候,竟然还有人浑水摸鱼,想着靠救援骗钱。志愿者们的善良和骗子和邪恶,对比真是太强烈了。

在经历过诈骗之后,船长选择继续自己的搜救工作。石谷解山的地形十分复杂,山高坡陡,植被疯长,再加上天气时好时坏,给搜救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哪怕是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步履维艰,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搜救犬偶尔会有些异常反应,引起大家一阵紧张,觉得是不是有了线索,但最终都被证明只是空欢喜,未能带来任何实质性的突破。



船长把注意力放到了之前相对被忽视的水域。在溪尾大桥下的水库边,他注意到了一处水面,那里持续不断地冒着细微的气泡,这种反常现象立刻引起了他的警觉。

“船长”本身就具备潜水技能,只是来得急,没带专业设备。好在朋友们得知情况后,紧急把装备送了过来。



巧的是,另一支搜救队伍的搜救犬,在水库下游区域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兴奋,仿佛闻到了什么特殊的气味。

船长带上设备之后,潜到了水底十几米的深处认真搜查了一番,没有任何的发现。一群人只能选择撤退。



尽管山里有泉水、有野果,理论上能给年幼的生命提供一点点支撑,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那份希望也变得越来越渺茫,越来越沉重。

救援队伍要面对的不仅有自然环境的复杂,还有社会舆论的压力。然在善良汇聚的同时,一股阴冷的暗流也在网络上涌动。

仅仅因为孩子最后出现在小卖部附近,店主就成了无端猜测和恶意攻击的靶子,各种难听的话涌向他的社交平台。



搜救队员阿森,习惯性地用视频记录搜救的艰辛与温情,却被人质疑“作秀”、“蹭流量”,连辰光救援队也因此宣布停止更新。

面对冰冷的指控,疲惫不堪的阿森最终选择了沉默,不再发声。难道在灾难面前,连记录和传递真实信息的努力,也要被泼脏水吗?

这种对一线人员的苛责,无疑是雪上加霜。



最让人心碎的,莫过于失踪男孩的父亲。痛失爱子的煎熬本已是人间极苦,他却还要承受网络上关于他“监护不力”,甚至“图谋保险”的恶毒揣测。

这些毫无根据的诛心之论,就像一把把刀子,在他本已破碎的心上反复切割。最终他不得不将自己的社交账号设为私密。



信息爆炸的时代,真相往往还没站稳脚跟,谣言就已插翅高飞。这些耸人听闻的说法,在没人核实的情况下被大量转发,不仅误导了关注事件的公众,更严重的是,它们实实在在地干扰了前方的搜救工作。

本来搜救儿童的难度远远要比成年人更大,因为儿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逻辑,跟大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他们可能会因为好奇、恐惧,或者一时兴起的一个念头,走向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向,甚至与搜寻方向南辕北辙。

这些因素,都给找回孩子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网上各种猜忌,压力除了对救援队伍,孩子家长造成伤害,没有任何的作用。

邹煜樽的失踪,无疑再次给所有家长敲响了警钟:



在任何公共场所,尤其是地形复杂或人多的地方,务必确保孩子时刻在自己视线之内,哪怕只是短短几分钟的疏忽,也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搜救的脚步还在石谷解山继续,那个八岁男孩的命运依然悬而未决,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孩子,他究竟去了哪里?

福建仙游石谷解失踪男童仍未找到 救援队员称还有生还可能
央广网
2025-05-14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