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深秋,大别山区的枫叶染红了山岗。面对国民党军即将发动的第四次"围剿",红四军在鄂豫皖苏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扩红运动。10月15日,在黄安七里坪的动员大会上,时任陂安南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李先念第一个登上主席台,铿锵有力地宣布:"我李先念带头参军!"在他的感召下,300多名热血青年当场报名,这支新组建的队伍后来被编入红四军第11师33团,李先念担任团政委。这已是他第二次穿上军装——早在1929年黄麻起义后,他就曾参加红军,后因地方工作需要调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在地方工作期间,他创造性地开展土地革命,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我们的李主席"。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七里坪宣告成立,徐向前任总指挥。11月下旬的黄安战役中,李先念初次展现军事才能。他率33团采取"夜袭火攻"战术,连续攻克敌军两个坚固据点,全歼守敌一个团。12月的障山之战更为惊险,当敌军突破防线直扑指挥部时,李先念临危不惧,亲率敢死队从侧翼发起反冲锋。战士们回忆,当时李政委手持大刀冲在最前,高喊"跟我上"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战士们心中。这场血战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以红军大获全胜告终。战后,徐向前拍着李先念的肩膀说:"好一个李大胆!"
1932年的四大战役中,李先念的军事指挥艺术日臻成熟。在苏家埠围点打援时,他首创"围三阙一"战术;潢光战役中又巧妙运用"声东击西"战法。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带领33团在商潢公路阻击战中坚守阵地18昼夜,战后全团被授予"共产国际团"荣誉旗帜。1932年7月,这位参军仅9个月的年轻指挥员被破格提拔为红11师政委。次年反"三路围攻"胜利后,24岁的李先念成为红四方面军最年轻的军政委——红30军政委。他常说:"没有徐总指挥的悉心栽培,就没有我李先念的今天。"
1936年西征途中,在祁连山腹地的冰天雪地里,李先念带领400余名将士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面对马家军的重重围堵,他指挥部队昼伏夜行,历时47天穿越无人区。途中为解决给养问题,他带头吃皮带、啃树皮。当部队最终抵达新疆时,周恩来称赞这是"一颗革命火种"。抗战时期,他创建的新四军第五师发展至5万余人,开辟了纵横千里的鄂豫边抗日根据地。1946年中原突围时,他指挥6万部队突破30万敌军合围,被毛泽东誉为"神来之笔"。
新中国成立后,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主动转型经济建设。在湖北主政期间,他仅用三年就使全省工业产值翻了两番。1954年任财政部长后,他主持建立了新中国的财政管理体系。1955年授衔时,他主动让衔的高风亮节令人动容。1983年,74岁的李先念当选国家主席,用他的话说:"我这一生,就是跟着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1992年6月21日,这位从大别山走出的革命家走完了他83年的传奇人生,但他"忠诚为党、一心为民"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