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18日)上午10时,罗马教皇利奥十四世将在梵蒂冈主持其就职弥撒。
意大利《晚邮报》报道,罗马教皇的就职弥撒不仅吸引约25万名信徒汇聚罗马,更有来自世界各地约150个代表团莅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按照安排,就职弥撒开始前一小时,即上午9时,利奥十四世将首次乘坐“教皇专车”在圣彼得广场向人群致意。
考虑到出席嘉宾的高规格与当前国际局势的敏感性,罗马将启用与教皇方济各葬礼相同等级的安保措施。预计将部署约6000名警力,并配备狙击手、反无人机小组及空中支援,确保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活动结束时,利奥十四世将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忏悔坛前向各国代表团致以问候。
·从“加冕登基”到“就职弥撒”
过去,罗马教皇的就任仪式曾被称为“登基典礼”,象征权力的加冕仪式是其中的核心环节。1978年,教皇若望·保禄一世即位时决定废除加冕仪式,改为举行就职弥撒。
其继任者若望·保禄二世沿袭这一改革,并起草了全新的就职典礼流程。相关规范由教皇本笃十六世在2005年正式公布,并在其于2013年退位前作出小幅修订。
当前的就职弥撒保留两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核心环节:授予披带和渔人权戒。
·披带(Pallio)
披带是一条由白色羊毛制成的窄带,上面绣有黑色十字图案,并配有三枚镶嵌宝石的别针。在就职弥撒中,它将由枢机主教披挂于新任教皇双肩,象征其作为“良善牧人”的职责与使命。
这一传统历经数百年不曾中断。披带由罗马特拉斯提弗列区(Trastevere)的圣切奇莉亚本笃会修女亲手编织,所用羊毛则取自由三泉修道院(Abbazia delle Tre Fontane)的修士饲养的羔羊。
·渔人权戒(Anello del pescatore)
渔人权戒象征教皇作为圣彼得继承人的身份,同样将由枢机主教在就职弥撒中授予。
古时,这枚权戒曾用于在教皇文书上加盖印章,具有法律效力。如今,其功能已转为纯粹的象征性标志。
按照传统,教皇去世后,其权戒通常由教廷总管销毁,以防有人借此伪造文件。2013年教皇本笃十六世退位时,其权戒未被销毁,而是被刻上十字痕迹作为永久标记。
因此,每一任教皇的渔人权戒都是独一无二的。利奥十四世的渔人权戒内侧刻有“利奥十四世”字样,外侧则雕有手持钥匙和渔网的圣彼得形象。
·“三重冠”(Triregno)
尽管今日罗马教皇所统治的梵蒂冈仅为弹丸之地,但其身份依然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元首。正因如此,直至1963年教皇保禄六世即位时,教会仍保留为教皇加冕“三重冠”的传统仪式。
所谓“三重冠”,即由三层镶嵌宝石与圣像的金环组成的教皇金冠,象征教皇的至高权威。然而,保禄六世就任后即宣布放弃佩戴此冠,认为这一象征权力的王冠不再符合时代精神。他甚至将其出售,所得善款捐给贫困者。
尽管保禄六世并未明令禁止后任教皇佩戴,但所有继任者均延续了其做法,改戴简洁朴素的织布主教冠(Mitria)。
值得一提的是,三重冠的图案仍保留在教皇徽章中,理论上,未来教皇仍可选择重新佩戴。
(意烩原创,翻译:托特,编辑:舒廖,图片来源:梵蒂冈新闻网 ,转载请注 明意 烩 :oushit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