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酒席咋成了甜蜜的负担?以前村里办席多热乎,结婚生子老人寿,全村帮忙凑份子。
小时候隔壁二叔结婚,男女老少齐上阵,那场面满是人情味。可如今酒席越来越多,办席理由离谱得让人直摇头。
隔壁县张家庄的老李头,去年收了17张请柬,啥稀奇事都办席。邻居孙子满月办席正常,可小狗生崽摆酒,竟称“犬子添丁”。老王家买辆二手电动车,也广发请柬,说是“喜迎座驾”。
老李头算算账,一年随礼1.8万,抵得上三亩玉米两年收入。随礼金额也蹭蹭涨,以前三五十,现在起步就两百。
镇上王大姐儿子考上大专,本不想办,被劝“不办不合规矩”。
咬牙办了20桌,收的礼金刚够成本,还倒贴烟酒钱。
隔壁村刘大哥更惨,女儿等手术费,却先随堂哥猪圈席。咬着牙随了1000块,耽误孩子转院治疗,想想就让人心揪。
滥办酒席还出不少奇葩事,四川有村搞“预升学宴”,孙子没出生就筹划。理由竟是“孩子肯定能考上大学”,这算盘打得可真早。
有人玩起“人情债”套路,这次随500,下次不管啥事都要办。我们村李婶吐槽,刚参加“大门翻新宴”,又收到“鸡窝扩建宴”请柬。饭桌上大家直摇头,都说这哪是吃席,分明是交“份子税”。
滥办酒席浪费也严重,去年参加“新房搬迁宴”,摆了30桌好饭菜。
龙虾鲍鱼摆满桌,宾客心里不痛快,没心思吃剩菜多。散席收拾出八大桶剩菜,看着实在让人心疼得慌。
数据统计,酒席泛滥的村子,每年浪费粮食达全村总产量15%。大家心里都清楚,这风气再这么下去可不行。
但为啥酒席还是刹不住?
说到底,都是面子在作怪。有人觉得别人办我不办,显得没面子,怕被人看轻。
有人想借办席捞一笔,还有人被“人情绑架”,怕不办得罪人。真心希望这风气早点刹住,让酒席回归原本的意义。
把钱花在刀刃上,改善生活、培养孩子,这才是正事儿。也盼着村里能定规矩,成立红白理事会,管管这些离谱的席。,你们是不是也被滥办酒席折腾得够够的?
快来评论区吐吐槽,咱一起想想办法治治这毛病。
这农村酒席的风气啊,真得好好改改了,大家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