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姬丨文
我已在“港区”住过很多年了。
十年前,二次元手游市场还远没如今热闹,只要手机里有纸片人美少女,就足够让人眼前一亮。
那会流行“舰like”,是一种收集美少女角色的游戏商业化模式,一些早期的二游由于市场惯性,都参考了这种模式。2017年是“移动二次元的群像剧”,传统舰like 式微,众多 IP 新秀崛起,整体付费意愿被推上新高。
2017年6月2日,同样沿用了“舰like”模式的《碧蓝航线》公测。也是在那个夏天,我入坑了刚开服不久的《碧蓝航线》。
当时的《碧蓝航线》是什么样呢?
有精致立绘和活动性丰富的SD小人;明明是以资源复杂为名的“舰like”,对玩家却出奇友好,不需要玩家去主动调配时间,还有分池方便玩家建造自己的想要的舰船——SSR出货率7%也是现在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与强调立绘、声优、肝氪循环的旧范式不同,《碧蓝航线》在原有框架里塞进实时操作的弹幕游戏玩法与建造轻量化,让玩家第一次感到“原来二次元游戏还能这么做”。
记得当时游戏里设计了“舰like”经典的捞船,需要不停地刷主线3-4,打捞两艘不同的SSR。每当有人集齐,就会截图发到群里吹上好一阵。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由于在美术(尤其是角色设计)方面有着独特的市场竞争力,《碧蓝航线》很快成为了国内最风靡的二次元游戏之一,后来日服上线,更是成为第一个在日本IOS畅销榜上登顶的国产游戏。
5周年那会我刚毕业,来BB姬做游戏编辑,开始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玩过的游戏——所以,我对那年的周年庆前瞻直播印象深刻。
有多深刻呢?
我还记得5万人抵达了当时对数值要求很高的主线最难关14-4;20万人将大型作战推到了第五章,近9千人完成了科研系统,2万多人实现“船齐霸业”,达成了图鉴全收集成就。
全图鉴需要尽可能全勤活动,对以往查漏补缺,不仅包括了基本的建造,打捞,还包括了舰船改造,还记得当时几个“海上传奇”改造需要获得特定道具,错过要等很长时间。
而科研一直以来都是《碧蓝航线》最费劲的系统,需要完成前后好几轮任务,消耗大量物资,才能入水一艘。而想要将她们突破到满破,则需要更多时间积累图纸,想要养成一只科研可能要花上好几个月。
开服没多久入坑的我,可能是最早全图鉴的玩家之一,每看到一个数字从屏幕上跳过,心底会不自觉地开心一下,敲出“有我一个”加入弹幕潮。
放游戏内后台的具体运营数据,是蛮啾一直以来的传统。更早之前,只是想在这些数字上寻求一份认同感,自己对这个游戏还蛮认真的,等后面成了编辑,再在直播中看到这些数字,感觉完全不一样,开始好奇它们的变化的原因,带着自己的体验去寻找答案。
今年他们准备的数据更加全面。
先是统计了全体玩家一年内的资源消耗总数。
如果把这些资源换算到现实中,舰船出击消耗的石油,一年时间烧了9140亿,差不多够全球70亿人用25年;培养舰娘总共消耗了96523亿物资,算一个金币2毫米,可以堆一条2千万千米的长城,是地球到月球的50倍。
这还不是最让人惊讶的,最出乎我意料的还是全图鉴指挥官数量,与完成全部科研指挥官数量,对比印象中的五周年高了好几倍。
要知道,这两个成就是需要玩家长时间沉淀,肝船才能完成。
与5周年相比,8周年全图鉴收集指挥官数量翻了一倍多,有45524人,而完成全部科研的指挥官数量翻了5倍,有了104960人。
要知道《碧蓝航线》的产能一直在线,保持着高频次,高质量的舰船更新,依然能有这么多玩家愿意追求全图鉴,足以证明玩家的热爱。
能有这么夸张的涨幅,说明《碧蓝航线》在玩家基础、内容丰富度和社区建设方面的成功,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势头——《碧蓝航线》仍然在挺步向前。
但有意思的是,直播弹幕还和几年前一样,当放到全图鉴成就的时候,大家会整齐地刷“船齐霸业”,而到了全科研时,也像前几年一样写“有我一个”。
当我们谈到一个运营七八年的老游戏,往往是mmo、slg和moba等高强度PVP类型游戏,但是谈到一款二游能做到这样,那背后就有许多因素值得寻味了。
同时,《碧蓝航线》也没有失去纳新的能力——让游戏的老人和新人在一套良性的系统中共存。
《碧蓝航线》在2020年推出了META系统,这是一个解锁特殊阵营的系统,挑战难度较高,需要培养较为完备的BOX。入坑的新人可以在频道呼叫支援,找老玩家帮忙出刀,合砍BOSS血量,所以很容易在公屏聊天吹水时,注意到新人的加入。
除开这些,官方每年还会统计舰船誓约数量和皮肤数量。换句话说,也是舰船人气排行。如誓约需要玩家将舰船好感度攒满,再用商店里的誓约之戒进行誓约。
一般来说,能让指挥官誓约的舰船都是真爱,而在今年的誓约TOP10里,我们仍能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比如排名第三的安克雷奇、排名第四的鳐、第五的花园和第八的独角兽,都是实装了好几年的老角色。
其中独角兽的上榜可以说是最让人想不到的,这艘舰船开服初期就已实装,人设是现在看来很常见的害羞妹妹,会称呼玩家为“哥哥”,也算是早期开荒很好用的辅助。
这么多年下来,相似的角色不少,辅助角色迭代了一茬又一茬,谁都没有想到她会上榜,但玩家的爱,还是让她走到了这里。
这些老角色在玩家心里,地位一直很高,换个角度看,这些塑造优秀的角色,新入坑的玩家也一定会喜欢。
新角色也毫不逊色。
就拿周年庆实装的战列舰「狮」来说,她是被很多老玩家期待的人气卫星,能代表皇家舰队的终极力量。早几年《碧蓝航线》实装同属皇家阵营,原型上与狮有所关联的约克公爵、前卫时,就有不少玩家在评论区提到了她的名字。
怎么做才能将这个可以代表时代的高人气角色合理地做进游戏,在游戏中给予她一个符合身份入水,一直是个难题。而如今《碧蓝航线》的世界观彻底展开,META完全铺开,剧情也进入白热化阶段,恰逢周年,官方终于决定实装这艘玩家惦记已久的舰船。
不仅如此,这次周年庆还实装了几位人气角色的婚纱皮。其中还包括刷屏好几年,在玩家群体中有极高人气的“柴郡喵”。
柴郡实装了好几年,是三期科研时实装的舰船,刚实装时就因为过分可爱的立绘,甜腻黏人的性格深受喜爱。
而在游戏外,柴郡也是一直在刷脸,很长一段时间,柴郡喵都是meme王,互联网上刷到各种各样的换头柴郡喵。再加上柴郡真的很可爱,现在看到刷屏多年的柴郡喵终于有了自己的婚纱,也是让人感慨万千。
换个角度,会发现除开游戏内已有的内容,《碧蓝航线》在外部联动,周边主题曲也很用心。
《碧蓝航线》在选联动时,不一定会选择当下最热门的作品,相反他们更愿意与那些承载着老二次元玩家共同回忆的经典IP合作。例如,前几年与《SSSS.古利特》和《莱莎的炼金工房》的联动,虽非当时最炙手可热的作品,但却深受一部分玩家的喜爱。
今年8周年庆典中,官方宣布即将与《黑岩射手》和《优米雅的炼金工房》展开联动,看弹幕上的“nice”,就知道今年他们的选择仍然没错。
《碧蓝航线》对玩家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容质量的自信。八周年他们还邀请了May'n演唱周年主题曲,同时推出梭梭、汝瓷等公益活动,就是为了给玩家打造具有纪念意义和仪式感的体验。
优秀的内容值得肯定,但并不完全,我觉得《碧蓝航线》能有如今的人气,有一点是离不开——他们在不断地根据玩家反馈,持续优化游戏。
在直播中,官方提到将对现有的活动重新梳理,为玩家重新制作一个剧情线系统。
早几年《碧蓝航线》的剧情没有铺开,剧情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阶段,虽然早期的许多玩家不介意这点,但官方想要深度塑造角色,以及把IP做得更加深度,又不能没有剧情。
后来《碧蓝航线》就对游戏内的剧情进行了重置,你可以明显感觉到,游戏活动的剧情浓度在不断上升,大型作战也能收集到各种串联故事的线索。
重置之后的问题也有,就是太过碎片化,不同阵营之间的故事仍然相互独立,难以串联。
我自己是个比较偏重游戏剧情的玩家,但因为没有一条完整的故事线,早几年一直啃不太懂《碧蓝航线》的剧情,在论坛,或是和朋友吹水时谈到时,也很少能将故事理清,只能靠大家的悟性。
但在剧情线系统更新后,众多活动剧情被重新梳理,也排布了时间线,细分了主线大章,终于有动力重新补一下。
类似的便利性检索还有很多,比如批量使用装备箱,对装备进行快速拆解。还有像增加META角色养成材料,增加布里产出等利好新人的改动。
《碧蓝航线》也没有落下宿舍、养成这两个新系统。
增强陪伴感的宿舍系统会进一步迭代,颇有人气的花园会加入宿舍,还会新增咖啡厅场景,渲染、画质也会有进一步升级。我最喜欢的养成系统也在持续更新,等更新后就有新的赛博女儿啦。
聊了这么多对8周年前瞻直播的感想,我还想聊点其他的。
眨眼八年过去,二游圈从最开始的蓝海,变成了现在这副卷生卷死的修罗场——当年只要来那么一张好看的老婆立绘,大伙就会开行的 take my money;但现在美术、音乐、玩法、世界观差了哪个都不一定行。
而我呢,也从那个暑假天天蹲 3‑4 捞吃喝的高中毕业生,成了漂在魔都的社畜。游戏玩了一箩筐,新鲜事见了一火车,可每当下班窝在家里,第一想到的还是港区。
回望 2017 年到 2025年,《碧蓝航线》可能没有特别出圈的重量级大活,偶尔会有令玩家喜闻乐见的内容,让人眼前一亮,但更多时候安静陪伴——倒也没什么不好,能有这样一款作品和我一起向前,本身就足够幸福。
希望《碧蓝航线》越来越好,等到了明年周年庆,再统计一次玩家消耗的物资,叠起来说不准又能多绕几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