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解放军歼-20参战,只需少量歼-20就能团灭整个印度空军。随着印巴“5.7”空战的落幕,使外界见识到了中国航空武器装备的真正实力。有说法称,倘若中国空军歼-20隐身战机参战,那么印度空军一定会被团灭。
这个结论来自于5年前的一场实战化演训,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王海大队”所装备的歼-20隐身战机,曾创下过17比0的丰硕“战果”。当时这个交换比让印度空军十分震惊,然后是不相信,内心里拒绝歼-20的跨代碾压性能。
印度空军的主要质疑,是歼-20战斗机只能携带6~8枚空空导弹,绝对不可能在空战中打出17比0的战果。
其实,有了先进的实战化演训基地,这些事都不是问题。我国拥有规模特别大、技术水平特别高的实战化训练基地,参训战机均会依托空战训练系统开展作业。所谓空战训练系统,是指通过在参训平台上加装训练仿真系统,利用参训平台传感器、武器发控装置等实装设备,结合训练仿真系统生成的虚拟武器弹道、虚拟目标及其他作战要素,模拟真实战场环境;并对空战训练结果实时裁决告知及回放评估,从而降低训练成本,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的训练系统。
空战训练系统一般由机载分系统、通信网络分系统、地面分系统组成。机载分系统主要指加装于参训平台上的机载设备,以完成空战数据采集处理及仿真等工作;通信网络分系统主要包括空空、空地/地空及地面通信网络,以完成参训单元组网及数据传输等工作。地面分系统主要包括地面规划及综合显示等设施,以完成各类训练场景、作战想定规划加载,空战训练过程实时显示,训练评估及回放分析等。
这里要着重介绍机载分系统,典型装备首推美空军使用近半个世纪的ACMI(空战机动仪,又被称为ACTS,意为空战训练系统),该设备从1973年开始研制,迄今已有40余年历史,历经5代(P1~P5)20多个型号,其本土和30余处海外常驻基地均有列装。又因ACMI机载分系统以吊舱形式搭载在参训平台挂点上,故而又被叫作ACMI吊舱。
公开资料显示,ACMI吊舱已从早期的仅可采集武器发射信号,逐渐发展到可实时采集处理训练相关数据,仿真武器攻击过程,实现武器杀伤结果实时告知。其通信网络分系统早期不支持参训单元直接通信,依赖地基跟踪塔实现固定区域空战训练,但随着全球定位系统,战术数据链等技术发展,使其逐渐实现了高保密无固定区域通信。地面分系统则随计算机技术发展实现训练过程实时显示,训练评估及回放等。
解放军也拥有与美空军ACMI吊舱相似的装备,每当实战化训练开始之前,它们会被加挂至翼下,然后参演战机升空进行攻防训练。歼-20收获17比0这一“战果”的背后,要仰仗于空战训练系统的功劳。携载在歼-20上的空战训练系统,其硬件形态极有可能不是外挂式吊舱,或是一种嵌入式设备,避免歼-20隐身性能不会受到任何外挂物的影响。
2005年12月,美空军宣布其第1款隐身空优战斗机F-22达到了初始作战能力,由此标志着空战进入了隐身时代。隐身战机的出现,打破了以现有预警机为主体的空战体系平衡。预警机对非隐身的第三/四代战斗机探测距离一般在400~500千米,而对F-22的探测距离减少到200千米以内。这意味着预警机已经暴露在隐身战机的超视距空空导弹打击范围以内,进而让以隐身预警机为核心的空战体系平衡被彻底打碎。
除此以外,隐身技术还使机载火控雷达和空空导弹导引头作用距离都大幅降低,使得整个作战体系全面失能。F-22尚且如此,作为后起之秀并超越前者的歼-20隐身战斗机,其综合作战能力自然就更加强悍。完全可以这么讲,当解放军的歼-20隐身战机出现在喀喇昆仑山脉的天空,印度空军将会被悉数全歼。
从空战层面来讲,五代机与四代机之间的交手,与其说是一场战斗,不如说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印巴“5.7”空战结果表明,印度空军在装备发展、人员培养、战术训练、体系作战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落后。而中国空军的实力正在不断提升。歼-20的服役,标志着中国空军已经迈入了隐身时代。未来,中国空军还将继续发展更先进的六代战机,用脚指头就能碾压印度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