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印巴冲突爆发后,巴基斯坦和印度爆发了激烈对抗。巴基斯坦宣布击落了印度从法国引进的阵风战机,还摧毁了印度从俄罗斯引进的s400防空系统。最终印度招架不住,印巴两国同时宣布停火。但停火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开始庆祝胜利,印度还向70个国家通报印度取得“胜利”。



印度宣布停火之后,又干了一件恶心巴基斯坦的事,那就是关闭上游的大坝,给巴基斯坦断水。其实在本轮印巴冲突爆发后,印度就多次使用水资源武器。首先关闭上游大坝,导致下游的巴基斯坦地区河床裸露,然后又突然开闸放水,导致下游巴基斯坦地区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现在印巴两国已经宣布停火,印度却继续使用“水武器”,卡巴基斯坦的脖子,威胁巴基斯坦两亿多人的用水安全。那么本轮印巴冲突,巴基斯坦打败了印度,为何没有摧毁制约自己的印度水坝,解决卡脖子问题呢?



第一,巴基斯坦面临印度制约。水资源争端是印巴的主要矛盾之一,印度控制着印度河上游地区,而巴基斯坦位于印度河下游。巴基斯坦很多地区气候干旱,对印度河的水资源非常依赖。印度作为印度河上游国家,通过水利工程对下游的巴基斯坦施加战略压力,被称为水资源“武器化”。

早在1960年,印度就和巴基斯坦签订了《印度河水条约》确立了水资源分配的基本规则:印度获得东部三条河流的使用权,分别是拉维河、贝阿斯河、萨特莱杰河。巴基斯坦则获得西部三条河流的使用权,分别是印度河、杰赫勒姆河、奇纳布河。



但这种水资源划分方式,为巴基斯坦带来了隐患。比如《印度河水条约》第3条款规定,允许印度在西部河流建设"径流式水电站"。意思是印度可以建设水利工程。但印度却在上游建设多个大坝,多次发动水资源武器。

比如印度建设的巴格利哈尔大坝,控制着杰赫勒姆河40%的年径流量。印度建设的基申甘加水电站,通过22公里隧道改变河流走向。印度建设的拉尔迪尔大坝,配备可调节泄洪闸门。这些大坝的建成,使印度拥有了地理锁喉巴基斯坦的能力。



第二,不符合国际法。在战争中,巴基斯坦击落印度阵风战机,摧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都属于正常的战争对抗,符合国际法。但大坝是民用设施,如果巴基斯坦摧毁印度大坝,不符合国际法的规定。

1949年《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明确规定,含有危险力量的工程和装置属于特殊保护对象。水坝作为典型的高危险设施,摧毁水坝,将构成战争罪。2002年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将故意攻击民生设施列为战争罪行,确立了明确的追责机制。因此摧毁水坝,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公理,会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第三,印度重兵防御。印度建设水坝,既是民用设施,关键时刻,也会成为锁喉巴基斯坦的武器,因此印度也非常担心巴基斯坦摧毁水坝,对水坝进行了重点防御。比如印度在萨拉尔水坝周边部署地对空导弹阵地。还将水电站控制室接入印度军方通信网络。特别是巴克拉大坝,印度部署了从俄罗斯引进的S400防空系统和印度国产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大幅提升了这些水坝的防护能力。



第四,可能引发全面战争。印度在上游建设水坝,投入了大量资金,巴基斯坦如果将其摧毁,可能引发印巴全面战争。而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拥有核武器,任何可能引发全面战争的军事行动都会触发"核禁忌"。摧毁水坝这种具有战略打击性质的行动,极可能突破核威慑的临界点。综合这些因素,本轮印巴冲突,巴基斯坦打败了印度,却没有摧毁制约自己的印度水坝,仍然受到印度的水资源制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