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哎呀!"伴随着一声清脆的碎裂声,整个古玩店霎时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声音的源头——一位穿着朴素、六十多岁的老人站在展台前,脸上写满惊愕。在他脚边,一件青花瓷瓶已经四分五裂。
"你...你知道你干了什么吗?"店员小张冲上前,声音因愤怒而颤抖,"这可是清乾隆年间的官窑精品!"
老人僵在原地,手足无措:"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对不起有用吗?"一个中年男子推开人群走了过来,一身笔挺西装,脖子上挂着玉坠,显然是店主,"这件藏品价值五万元,现在成了一堆废瓦片!"
围观的顾客小声议论起来:"这老头完了,得卖房赔钱吧?""我看那瓶子也没那么值钱吧?""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
老人沉默地低头看着地上的碎片,忽然蹲下身,拾起一片仔细端详。
店主神色一紧:"别动!这都是证据!"
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站起身后,脸上的惊慌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深不可测的微笑。
他从破旧的斜挎包里掏出鳄鱼皮钱包,抽出一张银行卡。
"五万是吧?刷卡。"老人的声音出奇地平静。
店主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好,跟我来收银台。"
交易很快完成。老人收好小票,笑容依旧,转身朝门口走去。
店里的人都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他——一位看起来并不富裕的老人,竟如此痛快地赔了五万元?
就在老人即将踏出店门的一刻,店主突然脸色大变,急忙喊道:"等一下!张先生,有问题!"
01
张大福是四川广安的一名退休历史老师,今年六十八岁。在家乡,人们都亲切地叫他"张老师"或"福哥"。
他一生勤勤恳恳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现在都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栋梁。
退休后的张大福本该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但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三年前,他的老伴因病去世,留下他一人在偌大的房子里。儿女都在外地工作,难得回来一次。
"爸,要不您搬来北京和我们住吧?"女儿张小燕常常这样劝他。
"不用,我在老家挺好的。"张大福总是这样回答,"这里有我的老朋友,有我教过的学生,还有我和你妈的回忆。"
其实,张大福内心深处有一个未曾实现的愿望。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他对中国古代文物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
几十年来,他通过书本、电视、互联网了解了无数国宝,却从未亲眼见过它们的真容。这个遗憾一直埋在他心底。
今年年初,一个意外的电话改变了张大福的生活轨迹。
"喂,是张老师吗?我是王明亮,您2000年教过的学生。"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热情的声音。
张大福愣了一下,随即想起这个曾经调皮但聪明的学生:"小明亮?你现在在哪里工作啊?"
"老师,我现在在北京工作,在国家博物馆做文物修复。"
王明亮的声音充满自豪,"听说您一直对文物很感兴趣,我想邀请您来北京做客,带您参观一下我们的博物馆内部,看看平时游客看不到的修复工作室。"
这个邀请让张大福心动不已。
经过再三思量,他决定去北京走一趟,一来看望在北京工作的女儿,二来圆自己多年的文物梦。
02
五月初,张大福背着简单的行李,乘坐高铁来到了北京。
"爸,您怎么突然决定来北京了?"张小燕接站时惊喜地问。
"想你了呗,再说我也该出来走走了。"张大福笑道,没有提起王明亮的邀请。
接下来的日子,张大福白天跟着女儿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晚上则在女儿家小住。
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这些他在课本上讲了几十年的地方,如今终于亲眼所见,让他感慨万千。
"站在这紫禁城中,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天子脚下'啊。"站在太和殿前,张大福不禁感叹。
一周后,当女儿以为父亲很快就会回四川时,张大福却说要在北京多待一段时间。
"爸,您是不是有什么事没告诉我?"张小燕疑惑地问。
张大福这才告诉女儿,自己接受了学生王明亮的邀请,要去国家博物馆参观学习。
"爸,您这是要'镀金'啊!"张小燕笑道,却也为父亲能圆梦而高兴。
03
王明亮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他不仅带张大福参观了博物馆的内部设施,还安排他旁听了几场文物修复的专家讲座,甚至获准让他近距离观赏了几件国宝级文物。
"张老师,您对古代陶瓷的了解真是令人佩服!"一次讲座后,王明亮由衷地赞叹。
"教了一辈子历史,这点见识还是有的。"张大福谦虚地说,心中却因能与专家们交流而感到自豪。
参观结束后,王明亮请张大福去附近的茶馆喝茶。两人聊起了古玩市场的现状。
"现在的古玩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王明亮摇摇头说,"尤其是那些专门针对外地游客的店铺,卖的大多是赝品,价格却高得离谱。"
"是吗?这么严重?"张大福对此很感兴趣。
"别提了,"王明亮叹了口气,"我们经常接到游客投诉,说买到了假古董,或者被索要高额赔偿。但大多数人付了钱就走了,等发现上当时,人已经回老家了,也懒得再追究。"
张大福皱了皱眉:"这不是诈骗吗?有关部门不管吗?"
"管是管,但这些商家狡猾得很,没有确凿证据很难查处。"王明亮解释道,"他们专挑那些对古董有兴趣但不是专业人士的顾客下手,特别是中老年人。"
听了这些,张大福不禁感到愤慨。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他对文物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利用文物诈骗的行为更是深恶痛绝。
"我想去看看这些古玩市场。"张大福突然说。
王明亮有些担忧:"老师,您要小心啊。那些商家很会'挑选目标',看您这个年纪和对古董的兴趣,正好是他们的'理想客户'。"
"没事,我就是去开开眼界,不会乱买东西的。"张大福笑着说。
临别时,王明亮给了张大福一份北京著名古玩市场的地图,并再三叮嘱他要小心。
04
接下来的几天,张大福开始了他的"古玩之旅"。他先后去了琉璃厂、潘家园、荣宝斋等著名的古玩集市,观察各种古董和交易情况。
他惊讶地发现,王明亮所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一些商家明显在兜售赝品,却声称是"珍贵文物";更有甚者,故意将容易碰倒的"古董"放在显眼位置,等顾客不小心碰倒后,再索要高额赔偿。
"这简直是明目张胆的敲诈!"张大福在心里愤愤地想。
他特意做了详细记录,包括可疑店铺的位置、所售"古董"的特征、店主的推销话术等。这些资料,他打算回去后交给王明亮,希望能为打击这种行为提供一些线索。
在一家古玩店里,他听到店主对一位顾客说:"这可是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市场价至少50万,我看您有缘,35万就给您了。"
张大福凭借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一眼就看出那是现代仿品,最多值几百元。他忍不住上前提醒那位顾客,结果招来店主的恶语相向。
"我劝你还是少管闲事吧,老头子!"店主恶狠狠地说。
张大福无奈地离开了。
05
在北京停留的第二周,张大福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了朝阳区的一家大型购物中心。据说这里有一个古玩专区,汇集了各地的文物商。
"爸,您真的对这些老物件这么感兴趣啊?"张小燕有些不解。
"当然了,这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张大福眼中闪烁着热情的光芒,"能近距离欣赏它们,对我这个老历史教师来说,是一种享受。"
古玩专区位于商场的四楼,装修得金碧辉煌,处处透着高雅奢华的气息。各家店铺橱窗里摆放的"古董"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观看。
"爸,我去旁边的咖啡厅等您,您慢慢看。"张小燕对这些古董没什么兴趣。
"好,你去吧,我转一圈就过来。"张大福点点头。
独自一人的张大福,开始仔细观察各家店铺。和其他古玩市场一样,这里的商品真假混杂,价格却普遍偏高。大多数顾客只是随便看看,很少有人真正购买。
在一家名为"宝瑞轩"的店铺前,张大福停下了脚步。这家店比其他店铺更加气派,展示的"古董"也更加精美。店内有几位顾客正在与店员交谈。
"这位先生,您看这件唐代三彩马,工艺精湛,保存完好。这个价格已经很优惠了。"一位店员正在热情地推销。
张大福看了一眼,心中冷笑。那所谓的"唐代三彩马"明显是现代仿品,连釉色都与真品相差甚远。
他正准备离开,忽然听到店内另一侧传来一阵争执声。
06
"不可能!这绝对不是我碰倒的!"一位中年女士激动地说。
"夫人,监控清清楚楚记录着呢。"一个身材微胖的男子,显然是店主,语气强硬,"这件明代青花瓶价值六万元,您必须赔偿。"
"我根本没碰到它!"女士几乎要哭出来,"你们这是敲诈!"
周围的顾客议论纷纷,但没人敢站出来为女士作证。张大福走近了一些,想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就在这时,店主注意到了张大福,眼神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他示意一位店员过来,低声说了几句话。店员点点头,立刻朝张大福走来。
"老先生,您对古董感兴趣吗?"店员热情地问道。
"随便看看。"张大福谨慎地回答。
"我们店刚到了一批清代官窑瓷器,非常珍贵,要不要过来看看?"店员引导着张大福往店内走去。
张大福心里暗示警惕,但好奇心驱使他跟了进去。店内深处,几个玻璃展台上摆放着各式瓷器,其中一个蓝色的青花瓷瓶尤为醒目。
"这是清乾隆年间的青花瓷瓶,釉色莹润,纹饰精美,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店员介绍道。
张大福一眼就看出这是现代仿品,而且做工并不精细。但他没有点破,只是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多少钱?"
"五万二。"店员流利地报价。
"太贵了。"张大福摇摇头,作势要离开。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女儿打来问他什么时候去咖啡厅。他急忙掏出手机,一不小心碰到了展台。那个青花瓷瓶摇晃了一下,眼看就要倒下。
张大福下意识伸手去扶,却因动作太急,反而将瓷瓶推落在地。"啪嚓"一声,瓷瓶四分五裂。
整个店铺顿时安静下来。
07
"您知道您打碎了什么吗?"店员厉声质问,"这可是清代珍品!"
张大福脸色煞白,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他心里清楚,即使是复制品,这种瓷瓶也价值不菲,何况是在这样的高档商场里。
那个微胖的店主快步走了过来,看到地上的碎片,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
"怎么回事?"他皱眉问道。
店员指着地上的碎片:"赵老板,这位老先生不小心打碎了咱们的乾隆青花瓷瓶。"
赵老板蹲下身,仔细检查碎片,脸色变得铁青。
"老人家,这件古董价值5万元,您得赔偿。"他站起来,直视着张大福说。
周围的顾客开始小声议论。
"这摆明是坑人吧?一个破瓷瓶值这么多?"
"我刚才看了,那瓶子新得很,哪像古董啊?"
"可怜这老头儿了,一不小心就栽了。"
张大福站在那里,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却感觉不到痛。五万元,几乎是他一年的退休金。
他看了看地上的碎片,又看了看赵老板和店员那咄咄逼人的表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正当局面一片僵持时,张大福的目光突然落在了一个碎片上。那碎片翻了个面,露出了背面的一小块区域。他的瞳孔猛地一缩,随即慢慢放松下来。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张大福的表情开始发生变化。先是恍然大悟,继而是释然,最后竟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五万是吧?"他的声音出人意料地平静,"我赔。"
赵老板明显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解决,狐疑地看了老人一眼:"您确定?"
张大福点点头,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钱包,取出一张银行卡递给赵老板:"刷卡吧。"
赵老板接过银行卡,带着张大福去了收银台。一旁的店员赶紧清理地上的碎片,其他顾客也纷纷低语,对这位老人的举动感到不解。
没人注意到,张大福在付款时,悄悄用手机拍下了几张碎片的照片。
08
付完款,张大福向赵老板要了收据和发票。整个过程中,他的表情始终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莫名的笑意。
"那我就先走了。"他收好发票,转身朝门口走去。
赵老板和店员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按常理,一个普通老人平白无故赔了五万元,应该心疼不已,怎么会是这种反应?
"张先生,您不要碎片了吗?"店员试探性地问道。
"不用了,"张大福摆摆手,"打碎了就没用了。"
他迈步向门口走去,背影出奇地轻松。就在他即将跨出店门的那一刻,赵老板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脸色大变。
"等一下,张先生!"他快步追上去,声音中带着一丝慌乱,"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