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阶段,语言类学科的学习,都是不少学生心目中的“拦路虎”,面对一种完全不熟悉的语言,不仅要学习她的词汇、语法,还要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这样看来,我们学生学习英语,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学习英语要面临的,除了基本的学习问题外,还要客服语言的障碍,毕竟每种不同的语言之间,都有着天差地别的变化,要从母语的习惯中抽离出来,去学习一门全新的语言向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以为只有中国学生被英语难到发愁,没想到外国学生同样要学习中文,而且外国学生学习中文的挑战程度甚至更高!当一份份美国不及格中文试卷走红网络后,被英语困扰的学生顿感“大仇得报”,而不少留学生看后更是直接笑出声。
“后悔没生在中国”,美国不及格中文试卷走红,留学生看后笑出声
美国学生不及格中文试卷上的各种错误,可谓是离谱之中透露着各种好笑,在中国学生眼中非常简单的题目,却成了难倒美国学生的拦路虎,联想到自己在国外留学时所面临的语言障碍,再看如今美国学生被中文试卷难倒的模样,留学生的喜悦溢于言表。
不少美国学生面对汉语考试时束手无策,一位学生甚至在试卷上写下了"后悔没生在中国"的感慨,这样的心情,恰似我们当年学习英语时的无奈。
仔细看这些美国不及格中文试卷,其实能感受到,语言学习的困境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学生的中文试卷上,选词填空题成了最大的拦路虎。"书面申请"、"拉面申请"、"方便面申请"、"刀削面申请"这样的选项组合,对中国学生来说区别明显,但在美国学生眼中却难分难解。
这种情况与我们做英语选择题时面临的困惑如出一辙,那些看似相近的词汇往往让人眼花缭乱,就如同美国学生面对“书面申请”和“拉面申请”一样不知所措。
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有美国学生将"请朋友去吃日式料理"错写成了"请朋友去吃日本人"。这种翻译错误在中国学生眼中简直荒谬,可在不同语言结构间的巨大差异,造成这种错误也是无法避免的。
通过这些美国学生的不及格中文试卷,也能侧面总结出:中国学生在学习中文中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
语言学习需要尊重其内在规律,死记硬背注定难以提升
首先任何一门语言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习汉语需要对基本字形、词汇有深入理解,学习英语也需要扎实的词汇量,缺乏这一基础,再多的技巧也难以取得实效。
在这点上,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经常陷入这种误区——过分追求解题技巧而忽视了词汇积累的重要性,殊不知没有词汇积累,学习再多的技巧也难以收获好成绩。这就像建房子一样,词汇是砖块,语法是水泥,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构建稳固的语言体系。
除此之外,想学习好一门语言学科,就要理解其思维逻辑方式的不同。中文重意合,英文重形合;中文表达倾向于模糊含蓄,英文则更加直接明了,这些差异使得语言学习不仅是对规则的记忆,更是对另一种思维方式的适应与转换。
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之余,同学们在学习语言学科时就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既不会因为“畏难心理”就轻易放弃,也不会因为“轻敌心理”而敷衍了事,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背后的逻辑是学好语言学科的第一步。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强化练习,语言学习是一个需要浸润的过程,多维度的学习和积累才能获得提升;此外,同学们也要有一个心理准备,语言学习的进步往往不是线性的,而是呈现阶梯状发展,保持耐心尤为重要,语言能力的提升有时会出现滞后效应,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显现成果。
美国学生的中文试卷错误也启示我们,语言学习需要尊重其内在规律,强记硬背虽然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远来看,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与思维模式才是关键。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