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爸,您这是何必呢?把外人接到家里来,多不方便啊!"电话那头,大儿子李强的声音满是焦急。
我苦笑着看了一眼正在厨房忙碌的张阿姨,以及在帮我整理药品的她丈夫老张,心中一阵温暖。
三个月没回家看我的儿子,因为我收留了保姆一家,突然着急得不行。
六十八岁的我,含辛茹苦把三个儿子养大成人,却在晚年被他们冷落遗忘。谁能想到,是一个"外人"的家庭,给了我最真切的温暖?
我叫李国强,今年六十八岁,退休前是一名中学校长。
妻子五年前因病去世后,我一个人住在市区的一套三室两厅房子里,空荡荡的,只有电视机的声音作伴。
我有三个儿子。
大儿子李强在省城开了家装修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二儿子李勇在外地一家银行当经理;
小儿子李健在本地做房地产销售。
按理说,儿子们都有出息,我这个做父亲的应该倍感欣慰,安享晚年才是。
可现实却是,他们工作忙,家庭事多,一年到头难得来看我一次。
每次打电话,不是说在出差,就是说孩子要考试,妻子要应酬,总之一大堆理由推脱。我不是不明事理的人,知道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但心里总归有些失落。
"爸,您自己一个人在家,我们不放心,要不请个保姆吧?"今年春节,小儿子李健难得回来一趟,看我一个人忙里忙外地准备年夜饭,提出了这个建议。
我本不想麻烦别人,但去年冬天不小心摔了一跤,髋关节落下毛病,确实有些家务很难自己做了。思来想去,我同意了儿子的提议。
就这样,张阿姨出现在了我的生活中。
她今年五十出头,是本地人,家住城郊,以前在一家幼儿园做食堂阿姨,因为幼儿园关门才出来找工作。
张阿姨性格开朗,做事麻利,厨艺也好。最重要的是,她很会聊天,家里一下子有了生气。
"李校长,您尝尝这个藕汤,我特意放了一点红枣和枸杞,对身体好。"张阿姨笑呵呵地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
"谢谢你,张阿姨。"我尝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你手艺真好,比我强多了。"
"您过奖了。我家老头子就爱喝我煲的汤,说能喝出家的味道。"张阿姨一边收拾桌子一边说。
渐渐地,我和张阿姨熟络了起来。
她会讲很多生活中的小故事,有时候逗得我捧腹大笑;有时候我也会讲些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她总是听得津津有味。
最让我感动的是,张阿姨总能记住我的习惯和需要。
我爱喝菊花茶,她就常常泡好放在我手边;我睡前喜欢喝杯热牛奶,她从不忘记;我吃药时间固定,她比我自己还记得牢。
有一次,我问她:"张阿姨,你照顾我这么细心,你家人不会抱怨吗?"
张阿姨笑着摇摇头:"我家老头子退休在家,孙子跟女儿住,我不在家他们也习惯了。再说了,照顾您这样的好人,我心里高兴。"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的生活因为张阿姨的到来变得充实而温暖。
但是,三个儿子却更少回来了,仿佛有了保姆照顾我,他们的责任也就卸下了。
春节过后,大儿子李强来过一次,看到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饭菜香喷喷的,点了点头:"爸,有保姆就是不一样,您这日子过得挺滋润啊!"
我苦笑着没说话。是啊,有人照顾我的起居饮食,但那份亲情的缺失,又有谁能弥补呢?
二儿子李勇更过分,整整半年没回来,只是在我生日那天打电话祝贺,然后说要去杭州出差,改天再来看我。那个"改天",一直到现在也没等到。
小儿子李健住在同一个城市,按理说照顾我最方便,但他刚升职为销售经理,整天忙得脚不沾地,一个月能见上一面就不错了。
我心里清楚,不是他们没时间,而是不愿意花时间。
我看到他们的朋友圈,打高尔夫、吃大餐、旅游度假的照片不断,唯独没有探望父亲的身影。
有一次,我实在憋不住了,给小儿子打电话:"健啊,这周末能回来吃个饭吗?爸爸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爸,这周末公司组织去郊游,我请不了假。要不下周?"
我强忍着失落:"好,下周也行。"
结果下周他又有新的理由推脱了。
张阿姨看我情绪低落,欲言又止。
过了一会儿,她小心翼翼地问:"李校长,要不要一起去公园走走?天气这么好,在家闷着多没意思。"
我勉强笑笑,点了点头。
在公园的长椅上,我忍不住向张阿姨倾诉:"张阿姨,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我辛辛苦苦把他们养大,供他们读书,给他们买房子,现在他们有出息了,却连看我一眼的时间都没有。"
张阿姨拍拍我的手背:"李校长,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您别太往心里去。等他们哪天想明白了,自然会回来看您的。"
我苦笑着摇摇头:"但愿如此吧。"
回家的路上,张阿姨突然说:"李校长,我月薪能不能减500块钱?"
我一愣:"为什么?你工作这么好,应该加薪才对。"
张阿姨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看您退休金也不多,三个儿子又不怎么给您钱,您还要吃药,生活费紧张。我在这工作挺开心的,不想给您增加负担。"
这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
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居然比我的亲生儿子还关心我的处境。我连忙摆手:"不行不行,你的工资已经不高了,怎么能再减呢?我这老头子还死不了,你别担心。"
张阿姨坚持:"那这样,我早上来得早一点,晚上走得晚一点,多做点家务,也算对得起您。"
我不禁感慨,世间真情何处寻?有时候,陌生人的一句关心,胜过亲人的千言万语。
日子就这样继续着。我的身体状况时好时坏,有时候关节疼得厉害,下不了床,全靠张阿姨照顾。
她不仅做好一日三餐,还帮我按摩腿脚,陪我聊天解闷。
一天晚上,我正准备睡觉,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是张阿姨打来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李校长,对不起,我可能明天不能来了。我家老头子突发心脏病,现在在医院抢救呢!"
我一下子坐起来:"什么?严重吗?在哪个医院?我马上过去!"
张阿姨哽咽着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才说:"市二医院,医生说要住院观察,可能要做手术。"
我二话不说,立刻叫了出租车赶到医院。
在急诊室外,看到张阿姨憔悴的面容,我心疼不已。她见到我,眼泪立刻掉下来:"李校长,您来干什么?夜里这么冷,您的腿脚不方便,快回去吧!"
我摆摆手:"别说这些没用的,老张情况怎么样?"
"医生说是心肌梗塞,需要装支架,费用可能要五六万。"张阿姨声音颤抖,"我们的医保能报销一部分,但剩下的......"
我立刻明白了她的难处,当即表态:"治疗费用的事,你别担心,我来想办法。老张是好人,一定会没事的。"
张阿姨感激地看着我,眼泪不停地流:"李校长,您太好了,我......"
"别说这些了,我们先看看老张。"我打断她的话,向病房走去。
病床上的老张脸色苍白,看到我十分惊讶:"李校长,您怎么来了?大半夜的,多不方便啊。"
我拍拍他的肩膀:"我和张阿姨认识这么久,你有困难我能不来吗?好好养病,别想太多。"
医院里守了一夜,第二天我把张阿姨劝回家休息,自己守在病房。
下午,医生来查房,告诉我们手术安排在两天后。
回家的路上,我脑子里盘算着钱的事。
我的退休金不多,积蓄也不算丰厚,但救人如救火,这钱必须想办法解决。我给大儿子打了电话,想借点钱应急。
"爸,您这是怎么了?给保姆家里垫医药费?"大儿子的声音充满不可思议,"他们家的事关您什么事啊?再说了,现在医院治病不都是先垫钱吗?您怎么知道他们会还给您?"
我有些恼火:"人家张阿姨照顾我这么久,任劳任怨,现在她家有困难,我帮一把怎么了?"
大儿子语气缓和了一些:"爸,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您也要量力而行啊。您的退休金本来就不多,还要吃药,生活费紧张,这五六万可不是小数目。"
"所以我才打电话向你借钱。"我直截了当地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爸,我最近投资了一个项目,手头有点紧。要不您问问二弟和三弟?"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好,我知道了。"说完就挂了电话。
接着我给二儿子和小儿子都打了电话,得到的回应大同小异。
二儿子说刚给儿子交了补习班的费用,暂时没有多余的钱;小儿子直接说我太大方了,不该管这闲事。
放下电话,我苦笑不已。
三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帮忙。我养他们这么大,花费了多少心血,可现在我有需要,他们却推三阻四。
无奈之下,我只好把自己的一些存款取出来,又抵押了一块祖传的玉佩,总算凑够了手术费。
老张的手术很成功,一周后就出院了。
张阿姨感激不尽,一直说等老张好了就加倍还我钱。我摆摆手:"钱的事慢慢来,先把人养好了要紧。"
但问题接踵而至。老张出院后需要静养,不能干重活;而张阿姨要照顾老张,无法全职来我家工作。
更糟的是,他们的孙子小明放暑假了,平时都是老张接送照顾,现在老张病了,小明没人看管。
张阿姨愁眉不展,一天给我打电话说要辞职:"李校长,实在对不起,我现在家里一团糟,老头子需要照顾,孙子没人管,我真的分身乏术。等过段时间好了,我再来给您工作,您看行吗?"
听得出她很为难,我心里也不是滋味。这几个月来,张阿姨不仅是我的保姆,更像是我的家人。她的离开,意味着我又要回到从前孤独的生活。
思来想去,我做了一个决定:"张阿姨,这样吧,你们全家搬来我这住怎么样?我这房子三室两厅,够住了。
你们住这边,你可以照顾老张,也能兼顾我的生活起居,小明放假了也有人照看。"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张阿姨哽咽着说:"李校长,这怎么行啊?我们一家子住进来,多打扰您啊!"
我笑着说:"有什么打扰的?房子空着也是空着,热闹点多好。再说了,你照顾我这么久,我也想帮帮你。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去接你们。"
就这样,张阿姨一家三口搬进了我的家。
我住主卧,张阿姨夫妇住次卧,小明住小房间。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我也有了新的生活重心。
小明是个懂事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成绩不错。
我这个退休校长有了用武之地,每天辅导他功课,老张身体好些后也帮忙做些家务,张阿姨则负责做饭和照顾我们。
一家人和和睦睦,竟比我和儿子们在一起还和谐。
然而,这样的平静没过多久就被打破了。
一天下午,我正在教小明做数学题,门铃突然响起。开门一看,竟是大儿子李强站在门外,面色凝重。
"爸,我听说您把保姆一家都接到家里住了?"一进门,他就单刀直入地问。
我点点头:"是啊,有什么问题吗?"
李强皱起眉头:"您这是干什么呀?家里住着陌生人,多危险啊!"
"什么陌生人?张阿姨照顾我大半年了,人品没得说;老张是老实人,小明更是个好孩子。"
我有些不悦,"倒是你们,一年到头不来看我几次,现在倒关心起我的安全来了?"
李强语塞,过了一会儿才说:"爸,我们是工作忙,不是不想来看您。
您一个人在家,我们放心不下,这不是请了保姆吗?但请保姆归请保姆,把人家一家子接到家里住,这传出去多让人笑话啊!"
我冷笑一声:"笑话?我行得正坐得端,怕什么笑话?再说了,我一个老头子孤零零的,家里热闹点不好吗?"
李强欲言又止,最后叹了口气:"爸,您年纪大了,容易被人骗。这保姆一家,谁知道安的什么心?万一觊觎您的房子财产怎么办?"
我一听就火了:"你这是什么话?张阿姨一家都是好人,他们不缺房子,也不缺钱。你少在这胡说八道!"
正吵着,二儿子李勇和小儿子李健也来了。
原来三兄弟商量好了一起来"解救"我。
二儿子李勇看了看屋里的情况,皱起眉头:"爸,您这房子是我们全家的根基,怎么能随便让外人住进来?这要是住久了,他们赖着不走怎么办?"
小儿子李健更直接:"爸,这保姆一家肯定是冲着咱们家的房子和钱来的。
您想想,好端端的怎么会主动提出减工资?还不是为了骗取您的信任!"
我气得浑身发抖:"够了!你们这些白眼狼!我把你们养这么大,给你们买房子买车,你们现在过得好了,就把我这个老头子扔在一边不管。要不是张阿姨一家照顾我,我的日子怎么过?"
张阿姨听到争吵声,连忙从厨房出来劝解:"李校长,您别生气,气坏了身体不值得。孩子们也是关心您。"
大儿子冷笑一声:"少在这装好人了!我爸退休金不多,积蓄也有限,你们一家子住进来,不就是为了......为了那些钱吗?"
张阿姨脸色一变,老张也从房间里走出来,脸涨得通红:"你这是什么话?我老张一辈子清清白白,从没占过别人的便宜!"
小明被吵声惊动,怯生生地站在门口,眼睛里含着泪水。
我看不下去了,拍案而起:"够了!这是我的家,我想请谁来住就请谁来住!你们如果不欢迎张阿姨一家,可以选择不来!"
三个儿子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我会这么激动。
大儿子李强缓和了语气:"爸,我们不是那个意思。我们只是担心您被人利用......"
我打断他的话:"利用?张阿姨照顾我大半年,任劳任怨,工资不高还主动要求减薪;
老张生病住院,我拿钱帮忙,你们三个竟然连借都不愿意借!现在你们告诉我,谁在利用谁?"
二儿子李勇尴尬地低下头:"爸,当时我们确实有困难......"
"困难?"我冷笑一声,"你们哪一个不是年薪几十万?哪一个不是出国旅游、买名牌?可你们舍得给自己花钱,却吝啬得连父亲都不管!"
小儿子李健插嘴道:"爸,我们不是不管您,这不是请了保姆吗?"
"保姆?"我的声音有些哽咽,"是啊,在你们眼里,我就是需要一个保姆照顾的废人,而不是你们的父亲!"
房间里陷入一片沉默。
张阿姨欲言又止,最后轻声说:"李校长,要不我们还是搬出去吧?不能因为我们让您和儿子们闹矛盾。"
我摇摇头:"你们哪也不用去。这是我的房子,我说了算。"
转向三个儿子,我语气坚定:"你们如果真关心我,就应该尊重我的决定。张阿姨一家对我很好,我愿意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如果你们不能理解,那就请回吧!"
三个儿子最后灰溜溜地离开了。但我知道,事情远没有结束。
果然,接下来的日子里,三个儿子轮番上阵,试图说服我改变主意。
大儿子甚至找来律师,说什么要保护家族财产;
二儿子则以我的健康为由,说我需要去养老院专业照顾;
小儿子更直接,说要找人调查张阿姨一家的底细。
面对儿子们的"围攻",我却出奇地平静。
因为我看清楚了,他们关心的不是我这个人,而是我的房子和钱。
这天,是小明的生日。张阿姨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还特意蒸了一个生日蛋糕。
饭桌上,小明不停地给我夹菜:"李爷爷,您尝尝这个红烧肉,我奶奶做的,可好吃了!"
我摸摸他的小脑袋:"好,爷爷尝尝。"
老张举起杯子:"李校长,多亏了您的帮助,我才能坐在这里喝酒。这份恩情,我老张记在心里了!"
张阿姨也红了眼眶:"是啊,李校长,要不是您,我们一家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看着这一家人真诚的笑脸,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们不是我的亲人,却胜似亲人。
晚饭后,我把张阿姨叫到一边:"张阿姨,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
张阿姨疑惑地看着我:"李校长,什么事啊?"
我深吸一口气:"我想资助小明上学,一直到大学毕业。这孩子聪明懂事,就是家庭条件差了点,我不想看他因为钱的问题耽误学业。"
张阿姨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这......这怎么行啊?您已经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哪能再......"
我打断她的话:"张阿姨,我这辈子就这三个不争气的儿子,现在他们连看我一眼都嫌烦。我这些钱留着有什么用?还不如用在刀刃上,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张阿姨眼泪掉下来:"李校长,您太好了。可是您的儿子们会同意吗?"
我淡淡一笑:"我的钱,我做主。再说了,他们不是担心我的房子和钱吗?我正好让他们看看,我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
第二天一早,我就接到了三个儿子的电话,说是要来家里谈一谈。我知道,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