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游客挤爆香港长洲。

岛上店主却认为「生意30年最差!」

「六五折都没人问」

长洲抢包山是太平清醮的年度重头戏,几乎每年都人山人海。

但是近年来,游客都改为当日离开,租度假屋过夜的游客越来越少。

4月13日,是长洲抢包山选拔赛



卢翊铭 摄

由中环码头前往搭乘入岛的高速船近乎爆满。人群抵达岛上之后,挤爆长洲街头,却无人向度假屋摊档查询订房。

迈亚美度假村负责人杜先生站在东堤小筑的空旷走廊上,望着零星走过的游客。

他的度假村已有三十多年历史,见证过长洲最辉煌的旅游年代。

前些日子的清明小长假,大批内地游客涌来长洲,前往长洲的轮渡的大排长龙,最少需等20分钟以上。但都旺丁不旺财,游客主打深度游和低消费,极少数人停留过夜。



廖雁雄 摄

而本地人前来,大多是为拜山扫墓,根本不会留下过夜吃饭。甚至今年复活节这个传统旺季也异常惨淡。

有度假屋负责人形容如今的生意是逾30年来最差!

「两三年前同期房间预约已有八九成满,现在只有十多个。」



董素琛 摄

杜先生苦笑着展示他的价格表——大房从1700港元降至1100港元,相当于六五折促销,却依然乏人问津

他坦言,扣除基本开支后能持平不亏已是万幸,为此他不得不亲自打扫房间以节省成本。

「玩到厌」与「穷游」

在码头附近,人头攒动;在度假屋区域,门可罗雀。这种鲜明对比揭示了长洲旅游模式的根本转变。

「再怎么便宜也不可能比内地的便宜」,杜先生道出了残酷现实。

随着通关恢复,香港人更倾向北上消费

而到访长洲的内地游客则多选择「穷游」模式——白天游览,傍晚离开,不愿为住宿额外花费。



廖雁雄 摄

富记度假村负责人何先生的处境更为艰难。他形容生意额暴跌95%,「开门一日就亏一日」,不得不靠兼职维持生计。

对于即将到来的抢包山活动,他毫不乐观:「抢包山一年一次而已,日日抢包山咩?」

传统度假模式的式微

岛上度假屋经营者不约而同用「三十年来最差」形容现状。

可以发现,这种衰退并非突然发生,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日渐便利的交通让「即日游」成为可能。

现在社交媒体鼓励「特种兵旅游」,重点在于景点打卡,而非停留细细欣赏。而且对于内地游客来说,已经习惯了网购,许多东西不会再实地购买。



廖雁雄 摄

对于本地人来说,疫情期间已经玩厌了,且内地旅游性价比对香港家庭更具吸引力。

长洲正面临一个关键转折——当度假文化逐渐消失,这个离岛将如何保持其独特的旅游魅力?

抢包山的热闹背后,是否正在上演一场无声的告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