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伴随着特朗普出访中东之后,美沙再度签署总价值1420亿美元的军火大订单。

同时沙特还要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

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君明说“美沙再度”签署,就代表着这一切不过是“旧事重提”。

至于沙特进口美制军火,更属于“逗特朗普一乐”。

只不过让白宫没有想到的是,此次美沙继续合作,也许会让中国新能源成为最终赢家。

首先咱们来说,美沙协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事实上,早在2017年,特朗普政府宣布美沙1100亿美元军售订单中,截至目前,也就是八年时间过去了,只履行了145亿美元。

此次再度签署1420亿美元的订单,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了320亿美元。

代表着沙特并非真心实意要采购美国军火,不过是为了逗特朗普一乐而已。

目的就是让特朗普回国之后,可以对全世界吹牛,“你们看,1420亿美元的军售大订单,我签的,美国又赢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来是沙特想采购美制军火,但是不想接受美国的限制条约。

二来是以色列反对美国对沙特出口F-35战机。

导致美国一直没有批准这一项交易。

毕竟,以色列目前是中东唯一装备F-35战机的国家,如果沙特也装备了F-35,以色列将会面临巨大的威胁。


【以色列不允许,美国对沙特出口F35】

因为沙特是阿拉伯国家,以色列是中东的异类。

更别提双方原本就有恩怨。

作为替代,沙特被迫接受美国C-130运输机和萨德反导系统。

但是沙特希望在本土组装黑鹰武装直升机的请求,也被美国拒绝了。

此举在外界看来,这就是美国变相对沙特收取“保护费”。

除此之外,沙特承诺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涉及能源、半导体、AI数据中心等领域。

但是沙特2024年GDP只有1.1万亿美元。

如此大规模投资美国,远超沙特的经济承受能力。

此举很有可能是沙特故意抬高投资金额,等到真正落地的时候,沙特的王爷们将会拼命捂住自己的钱袋子。

绝对不会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

因此,此次美沙会晤实际上就是“走个过场”,美国赢得了面子,沙特赢了里子。

美国此举是为了向沙特出口更多的波音客机,以及英伟达的AI芯片,目的是巩固美国的科技霸权。

其次,为何要说中国新能源会成为最终赢家?

因为沙特、卡塔尔以及阿联酋之类的能源国家,正在寻求能源以外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美国表面上属于为美国高科技产业争取市场、巩固美国和中东盟友的经济联系。

实际上,在目前全球能源转型、数字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美沙交易的背后涉及到的技术资源与产业逻辑远比表面上看上去要复杂得多。

基于这个逻辑,美国就无法绕开中国。

说白了,美国如果想从中获利,必然会让中国也从中获利。

毕竟,工业生产的技术和产品均被中国掌握,美沙要搞算力中心,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吧?

需要能源吧?


【沙特要搞算力中心,离不开中国】

这些基础设施和能源从何而来?

自然从中国来。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光伏产业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85%。

其他细分份额领域有的更是高达95%以上,试问中东各国要建设超级消耗能源的算力中心,会从谁的手中购买设备?

同样也是中国。

再加上中东的王爷们,近年来一直在推动数字经济转型,提出了多个“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国家计划”,意图摆脱对石油经济的单一依赖。

为此,他们不仅需要引入西方资本和技术。

比如说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公司投资数据中心。

还试图借助地缘政治的变化,在中美博弈之间寻求平衡点。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此次出访中东,与其说带来了芯片订单和技术合作,不如说是典型的美式“政治+商业”交易。

美国希望向沙特出口高端芯片,换取中东国家在外交上对美国的支持。

同时借此机会打压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可是中东国家并不想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毕竟,能源基础设施必须从中国采购,最终的结论就是,特朗普想要推动美国项目,必须允许中东国家和中国进行合作。

否则美国也是白忙活一场。

说到这,大家就会发现,美国这是变相拉中国“入伙”?

但是君明要说的是,这就是国际贸易的独特之处。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处处针对中国,不过是毫无意义的努力罢了。

这不是由美国决定的,而是全球产业逻辑而决定的。


【美沙再签协议,换汤不换药】

中美都是全球产业逻辑上的一环,中国可以找到美国的替代者,但是美国却找不到中国的替代者。

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别忘了,数据中心被誉为“数字时代的发电厂”,其耗电量之大,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按照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全球数据中心每年的用电量约占全球总用电量的1%左右,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在美国,部分数据中心的年用电量,甚至超过一些小国家的全国用电总量。

对于中东国家而言,地处沙漠地带,高温环境会导致冷却系统能耗飙升。

这对于数据中心的建造标准更加严苛。

意味着谁能在数据中心建设环节提供节能、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谁就能掌握未来数据主权的命脉。

眼下,中东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和供应链布局尚不完善。

尤其是在太阳能、智能电网、储能系统等方面,还需要引进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

但是这些领域对于中国而言,那是真正的强项。

也是我国近十年来大力发展的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中东国家除了找中国,还能找谁?

更为重要的是,除了光伏产品之外,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技术也在不断输出。

比如中国电力工程公司,近年来在中东承接多个新能源项目。

包括阿布扎比的光伏电站、迪拜的智能电网升级工程等等。

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提升了当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也为将来的算力中心,或者说数据中心打下了坚实的能源基础。

这些产品和服务,放眼全球,只有中国可以提供。

如果这还不具备说服力,那么君明再说一点。

中国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制造商也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拥有成本优势。

即便美国限制中国获取最先进的AI芯片,但是并不影响中国企业在硬件设备、网络架构、数据中心管理系统等领域,继续发挥主导作用。

说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事实,很多中东国家已经开始转向华为、浪潮、曙光等中国品牌,采购所需要的数据中心核心设备。

他们看重的就是中国企业具备“交钥匙”的能力。

无论是从服务规划、设备采购,还是施工建设到后期运维,中国团队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在项目执行效率和成本控制上,往往比欧美企业更具备优势。

特朗普推动这笔芯片交易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短期利益”交换的思维。

那就是用高附加值产品换取地缘政治支持。

只不过忽略了长远的产业链配套问题。


【中国光伏发电,领先全球】

即便沙特和阿联酋采购了美国芯片,如果没有绿色能源的支持、稳定的电力供应、高效的冷却系统,这些芯片只会成为摆设。

因此,特朗普想要在中东牟利,注定离不开中国。

或者说离不开中国的新能源。

再加上我国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东在基建、能源、通信等多个领域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

如今,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中国可再生能源、智慧能源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步显现。

所以,白宫也许做梦都没有想到,原本计划开启“算力霸权”,却开启了一场“中国能源+中国制造+中国模式”的胜利。

这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基于全球化产业链分工与区域比较优势的自然演进。

这个时候,一定有人会说,特朗普如果不允许中东各国采购中国设备怎么办?

说实话,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凉拌了。

而且数据中心建设率低下,这钱特朗普也赚不到。

等到我国的芯片技术完全达到美国的水平,就可以取代美国芯片了。

我国可以提供价格低廉且性能良好的芯片。

届时,特朗普连哭都没有地方哭。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科技革命的背后,都是能源革命的推动。

从蒸汽到电力,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无一例外。

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能源与算力交汇点,谁能掌握新能源转型的方向,谁就能主导未来的算力格局。


【谁掌握新能源,谁就主导算力格局】

从这一点来看,特朗普的芯片订单虽然重要,但是只能视为冰山一角。

真正决定中东能否建成世界级算力中心,是中国能否为其提供高效、绿色、可持续的能源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说到这,相信大家就能看明白了,此次不仅仅是技术之争这么简单。

而是系统博弈、生态博弈以及未来博弈。

中国从来不是国际社会的配角,而是主角。

此前没有例外,这一次也不会有例外。

因此,美国想要孤立中国,还想阻挠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最终就会发现,一切都是美国的幻想罢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