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根本没打算和谈,他们只是换了个场地继续斗争。

这场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俄乌谈判,从头到尾就不是奔着和平去的。开场还没坐热,俄方代表就甩出一堆条件,直接把乌克兰怼懵了。

顿巴斯四州要割,军队要缩,武器不能要,北约别想进,欧美的制裁还得全撤。

这不是开条件,这是当乌克兰傻子。



乌克兰当然当场拒了。

听说俄方代表拍桌子了,还放狠话说:“这次是四个州,下次就是八个。

”这意思就是说,你不给,我还要更多。

问题是,俄罗斯这些地方根本打不下来。三年过去了,能拿的早拿了,拿不下的还在打。

他们想靠一张嘴,在谈判桌上补回战场上没赢的那部分。

这操作,真把谈判当魔术表演了。只可惜,乌克兰不吃这一套。

这场会谈说白了就是做个样子,给外界看。俄罗斯想装出个“我愿意谈”的姿态,顺便试试看西方那边有没有动摇。

谁妥协,谁分裂,谁退后,都是普京现在要观察的。

但效果不理想,西方这回反而更硬了。 乌克兰总统事后就说了:“没成果就该强力回击。

”欧洲那边也没闲着,刚一散场,欧盟就准备启动第17轮对俄制裁。

这轮制裁有点狠,不再光说,还要砍俄罗斯的“影子油轮”。这些船一直在偷偷给俄运油,现在也成了靶子。



更明显的信号是,欧洲这次自己出手了,不再完全跟着美国走。

五国一起发声明,一口同声说俄方条件根本没诚意。这种罕见的一致,说明欧洲想要摆脱“被动跟随”的角色了。

未来制裁可能越来越“欧洲本土化”,而不是看美国眼色。 再看美国,画风又变了。

特朗普突然说他要亲自飞到伊斯坦布尔“促成和平”。听上去像是英雄登场,但他在任时的乌克兰政策一直模糊,支持也断断续续。

现在这么一说,乌克兰那边反而更紧张了。

怕的是,一旦美国立场又开始摇摆,乌克兰就真成了孤军作战。 整个会谈,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准备了三个月,结果只谈了一个小时。

声明一分钟,说白了就是走个过场。这就是现实——和平不是不想,而是没得选。

乌克兰不可能接受这些条件,接受就等于投降。而俄罗斯提出这些东西,本身就没打算妥协。



所谓谈判,不过是继续消耗、分化、试探的一种延伸。 而真正危险的是,这种“演戏式的谈判”,会不断给舆论制造假象,好像和平随时可以达成。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不是两国吵架谈和的问题,是地缘政治的大博弈。

普京这盘棋,目标从来不是乌克兰一个国家,而是整个西方阵营。 别忘了,他一直强调要“安全缓冲区”,要北约退后。

这不是乌克兰能答应的事,是西方一整套安全架构的问题。所以,只要俄罗斯的基本战略目标不变,战争就没法收场。

今天乌克兰妥协,明天可能就轮到波兰、波罗的海三国。 更现实的问题是,战场在继续动。

俄军还在东线推进,乌军依靠西方援助硬撑。而西方给的援助,现在越来越复杂,不是说不给,而是越来越“条件化”:弹药慢、援助迟、政治讨价还价的声音越来越多。

这会让乌克兰压力更大。

而俄罗斯虽然也被制裁,但三年下来,早就习惯了。石油卖得掉就活得下去。

关键是,他们不急。打持久战,普京没压力。

他赌的是西方会先腻。



从这场谈判失败来看,真正能让战局改变的,不是几句话,而是战场上的胜负。俄军哪怕拿下一座城市,都比这场“谈判演戏”更有分量。

而乌克兰要赢,就只能咬牙撑下去,等西方真正联合起来出重拳。

现在很多人问,这场仗什么时候能结束?

别太乐观。

现在的形势,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和平远远没影,斗争还得继续。而伊斯坦布尔这场谈判,不是和解的开端,而是下一轮对抗的前奏。

你说,俄乌还有没有谈的希望?我只能说,不是不想,是根本谈不下去。

从开口要地盘开始,这就是一场明摆着的博弈,根本没指望能和。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这种“走形式”的会谈上,不如认清现实:这场战争,靠说是解决不了的。未来只会更硬、更复杂、更长。

谁能扛到最后,谁才有资格说“和平”。现在谈,都是虚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