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女士,您得立刻配合我们,这是紧急情况!"
刘医生的声音在诊室里炸开。
"怎么了?它有生命危险吗?"
陈小兰紧握着林川的手,心跳如擂鼓。
"比那更严重。"
01
1995年的夏天,陈小兰刚满二十岁,从技校毕业后回到湖南农村老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她一人。村里人都说她古怪,不爱说话,整日与动植物为伴,比起人类的喧嚣,她更喜欢田野间的宁静。
那是七月中旬的一个傍晚,天空泛着橘红色的余晖。陈小兰拿着小锄头在自家的菜地里除草。突然,锄头碰到了什么东西,发出一声微弱的"嘶嘶"声。她蹲下身,拨开泥土,发现一条细长的生物蜷缩在土里,看上去像是一条小蛇。
"别怕,别怕。"陈小兰轻声安抚,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包裹住那条"小蛇"。它的身体细长,大约只有铅笔那么粗,长度不到20厘米,浑身覆盖着细小的鳞片,呈现出一种奇特的青铜色,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陈小兰的心脏砰砰直跳。村里人都怕蛇,见了就会用锄头拍死。但她从小就对这些被人厌恶的生物抱有一种莫名的同情。
"你是不是被人伤害了?"陈小兰小心地检查着,发现这条"小蛇"的尾部似乎有伤痕。村里的老人们常说,蛇是有灵性的动物,若救了它,它会报恩。陈小兰虽不全信,但也不愿见到任何生命在自己面前逝去。
回到家中,陈小兰找来一个废弃的鱼缸,铺上一层湿润的泥土和几片树叶,把"小蛇"放了进去。她不知道该喂它什么,试探性地放了几只捉来的蚱蜢和一小碟水。
那晚,她守在鱼缸旁,借着油灯的光亮观察这个新来的客人。"小蛇"起初蜷缩在角落一动不动,似乎在适应新环境。接近午夜时,它开始缓慢移动,陈小兰惊奇地发现它的移动方式与她见过的蛇有些不同——更像是在地面上推行,而非典型的蛇行。
"你真奇怪。"
陈小兰轻声说,"不过没关系,我会照顾你的。"
第二天一早,陈小兰惊讶地发现碟子里的一只蚱蜢不见了。"小蛇"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临时的家。她决定把它留下来,取名为"小长"——因为它细长的身体,也因为她希望它能长久地陪伴自己。
村里邻居王婶得知此事后,惊恐地劝她:"小兰啊,养蛇不吉利,赶紧放生了吧!”
陈小兰不以为然:"它这么小,又受了伤,放出去肯定活不了。再说了,我觉得它挺可爱的。"
王婶摇头叹息:"你这孩子,就是倔。不过话说回来,你养的这条蛇看着怪怪的,我活了大半辈子,见过不少蛇,没见过这种的。"
陈小兰心里一动:"哪里怪?"
"说不上来,就是感觉不太像普通的蛇。可能是什么稀罕品种吧。"王婶说完,又叮嘱道,"不管怎样,你小心点,别被咬了。"
随着时间推移,陈小兰与"小长"的关系日渐亲密。她观察到"小长"似乎对光线很敏感,喜欢在阳光下晒太阳。不同于一般的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小长"更喜欢温暖干燥的地方。她给它准备了更大的玻璃箱,里面放了晒暖的石头、干净的细沙和一些小枝条,让它有攀爬的地方。
令陈小兰困惑的是,"小长"对她喂的老鼠完全不感兴趣,却对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热情。它尤其喜欢吃蚂蚁、蚱蜢和蟋蟀,还有时候会吃一些小蜘蛛。陈小兰每天都会到野外去捉这些昆虫,以满足"小长"的食欲。
"你可真挑食。"她常常这样对"小长"说话,仿佛它能听懂一样。
02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1998年,陈小兰22岁,已经在县城的一家纺织厂工作了一年多。她租了一间小房子,每天早出晚归,而"小长"则成为她生活中最稳定的陪伴。
那年冬天特别冷,"小长"的活动明显减少,几乎整天都蜷缩在箱子里的灯泡下。陈小兰很担心,怕它会冻死。她查阅了一些关于爬行动物的书籍,了解到很多蛇类在冬季会进入休眠状态。
一个周末的凌晨,陈小兰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她循声走到"小长"的箱子前,惊讶地发现它正在蜕皮。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痛苦,"小长"不断扭动身体,试图摆脱那层旧皮。
陈小兰屏住呼吸,不敢打扰这个神秘的过程。大约两小时后,"小长"终于完成了蜕皮,焕然一新。它的新皮肤颜色更深,鳞片更为清晰,看起来光滑而有光泽。
更令人惊讶的是,蜕皮后的"小长"体型增长了不少,长度达到了30厘米左右。陈小兰小心地收集了脱落的皮,像对待珍宝一样保存起来。
"恭喜你长大了。"她轻抚玻璃箱,语气中充满喜爱。
随着"小长"的成长,陈小兰发现它越来越有"个性"。它似乎能辨认出她的声音,每当她下班回家,只要她的声音一响起,"小长"就会从躲藏的地方探出头来。有时候,它甚至会主动爬到箱子边缘,像是在等待她的抚摸。
2001年春天,一场意外让陈小兰与"小长"的关系更进一步。那天她下班回家,发现公寓的门锁被撬开,屋内一片狼藉。小偷把她为数不多的财物洗劫一空,连电视机都搬走了。让她庆幸的是,小偷并没有动"小长"的箱子。
当她检查"小长"是否安好时,惊奇地发现箱子里多了一只死老鼠。这只老鼠的头部有明显的伤痕,像是被某种尖锐的东西刺伤。陈小兰震惊地看着"小长",不知道该作何解释。
"难道是你...保护了家?"她难以置信地问道。
从那以后,陈小兰开始让"小长"在家中自由活动。奇怪的是,尽管她给了它充分的自由,"小长"却很少离开她的视线范围,总是在她能看到的地方活动。夜晚,它甚至会爬到她的床边,在地板上蜷缩成一团睡觉。
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小兰被调到了省城的一家纺织品外贸公司工作。这意味着她必须搬离县城,前往更远的地方。对于是否带"小长"一起去,她犹豫了很久。
"我不能丢下你。"最终,她做出了决定。
搬家那天,陈小兰精心准备了一个特制的旅行箱,里面模拟了"小长"熟悉的环境。她担心长途旅行会给它带来压力,特意选择了一辆空调大巴,并将旅行箱放在身边的座位上。
旅途中,"小长"异常安静,仿佛理解了主人的担忧。到达省城后,陈小兰立刻为它准备了更大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一个定制的大型玻璃箱,里面有各种攀爬物、躲藏处和晒太阳的平台。
省城的生活节奏更快,工作压力更大,但每当陈小兰疲惫不堪地回到家,看到"小长"在箱子里迎接她,所有的烦恼似乎都烟消云散。
"只有你一直陪着我。"她常常这样对"小长"说。
2005年的一个深夜,陈小兰突然发高烧,浑身无力。独居的她没有人照顾,勉强服用了退烧药后,便昏昏沉沉地睡去。半夜,她被一阵奇怪的声响惊醒,恍惚中看到"小长"不知何时已经爬出了箱子,正在地板上不安地移动,发出轻微的“嘶嘶"声。
"你怎么了,小长?"她虚弱地问道。
"小长"爬到床边,继续发出那种声响。陈小兰觉得奇怪,勉强支撑着身体起床,发现自己的退烧药瓶倒在了地上,药片散落一地。
"是你在提醒我吃药吗?"陈小兰不确定地问道,但还是遵循直觉,又服用了一片退烧药,然后重新躺下。
第二天醒来,她的烧已经退了。地上的药片被整齐地推到了一起,而"小长"则安静地回到了自己的箱子里。这个经历让陈小兰对"小长"的感情更深,她开始相信它真的能理解人类的情感。
2007年,陈小兰的公司派她去广州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这是她第一次需要离开"小长"这么长时间。她找了一位可信赖的同事每天来喂食和检查"小长"的情况。
返回家中的那一刻,陈小兰惊讶地发现"小长"的状态很差,它几乎不动,也不进食,看起来像是生病了。
"你是不是想我了?"陈小兰半开玩笑地问道,同时感到一阵内疚。
她小心地将"小长"从箱子中取出,放在掌心。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它。"小长"的身体温暖而有弹性,比她想象中的要重。它在她手上停留了一会儿,轻轻地蹭了蹭她的手指,然后缓慢地爬回了箱子里。
从那天起,"小长"的状态迅速好转,恢复了往日的活力。陈小兰更确信了它与自己之间存在某种特殊的联系。
03
2010年,陈小兰的生活迎来了重大变化。她认识了一位名叫林川的男士,两人相处甚欢,很快坠入爱河。林川是一位建筑工程师,性格开朗,对陈小兰的古怪之处也十分包容。
当林川第一次到陈小兰家做客时,看到"小长",不由得吃了一惊。
"这是你养的宠物?"他好奇地问道,弯腰查看玻璃箱内的生物。
"嗯,它叫小长,陪我已经15年了。"陈小兰骄傲地介绍道。
林川仔细观察了一会儿,表情有些疑惑:"它看起来...有点奇怪。你确定这是蛇吗?"
陈小兰笑了:"当然是蛇啊,还能是什么?"
林川挠了挠头:"我不太懂这些,但我在电视纪录片上看过一些爬行动物,它的身体构造和蛇好像有点不一样。"
"可能是品种特殊吧。"陈小兰不以为然,"它一直都很健康,也很通人性。"
林川没有再多说什么,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对"小长"的身份持有疑问。
随着两人关系的深入,林川开始劝说陈小兰考虑将"小长"送去专业机构检查一下。
"都养了这么多年了,也该让专业人士看看它的健康状况。"林川说,"省城新开了一家专门治疗爬行动物的宠物医院,我们可以带它去看看。"
陈小兰一直对此犹豫不决。在她心中,"小长"不仅仅是一只宠物,更是她生命中最忠实的伴侣之一。她担心医院的检查会给"小长"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直到2012年初,"小长"的情况开始让陈小兰担忧。它的食欲明显下降,活动减少,大部分时间都静静地躺在箱子的一角。更令人担心的是,它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蜕皮了,皮肤看起来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我想它真的需要专业的帮助了。"陈小兰终于下定决心。
2012年2月的一个周六,陈小兰和林川一起带着"小长"前往那家专业的爬行动物医院。医院位于省城郊区,环境宁静,设施齐全。
接诊的刘医生是一位年近五十的中年男子,戴着厚厚的眼镜,言谈举止透露出专业和经验。当陈小兰小心翼翼地将"小长"放在检查台上时,刘医生的表情立刻从平静变为惊讶。
"这是您养的宠物蛇?"刘医生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是的,已经养了快17年了。"陈小兰回答。
刘医生戴上手套,小心地检查着"小长"。他的动作很轻柔,但表情越来越困惑。他测量了"小长"的体长(现在已经接近60厘米),检查了它的鳞片、头部结构、眼睛和嘴巴。
"陈女士,您知道这是什么品种的蛇吗?"刘医生问道。
陈小兰摇摇头:"不清楚,我是在老家的菜地里捡到它的,当时它还很小,看起来像是受了伤。"
刘医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需要做一些更详细的检查,包括X光和血液检测。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您介意等一下吗?"
陈小兰和林川在候诊室等待了近两个小时。期间,他们看到几位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匆忙进出检查室,脸上都带着惊奇的表情。
终于,刘医生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叠检查报告和X光片。他的表情严肃而复杂,似乎在思考如何开口。
"陈女士,林先生,关于您这个养了17年的宠物,我必须告诉您一个事实。"刘医生深吸一口气,"它可不是蛇。"
陈小兰感到一阵眩晕,几乎站立不稳。林川赶紧扶住她,关切地问道:"那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