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4种花非常受人推崇,古代文人墨客对它们更是情有独钟,古人认为这四种植物不仅寓意极好,而且清新淡雅,堪称花卉美学典范。因此这四种植物也被古人称之为“花中四雅”,分别为朴实无华,花香幽远清雅的兰花。艳丽脱俗、秋季绽放的菊花,洁白如玉,素雅清丽的水仙。
而笔者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种植物,就是传统“花中四雅”当中的第四雅,菖蒲。菖蒲,年轻人可能没有听说过,但是很多老一辈人对它非常熟悉,因为每年端午节的时候都会用到它,将它和艾草同挂在门上,寓意防疫驱邪。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认识并了解具有深厚植物人文历史的传统本草。
认识菖蒲、了解菖蒲
菖蒲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本草,它最早记载于秦汉时期,收录于我国传统中医四大名著之一的《神农本草经》中,位列上品。菖蒲始称之为昌阳,古人认为这种植物不仅长得非常繁茂,而且还喜欢生长在阳气非常重的地方,因此得名昌阳,在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中就有记载:“菖蒲,在下湿地大根者,名昌阳”。
而菖蒲这个名字的由来,在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中也有提到,说:“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在民间也有人叫它水剑草、剑菖蒲,因其叶子呈剑形,犹如古代宝剑,且喜欢生长在有水的地方,因此得名。在《本草经集注》里说:“真菖蒲叶有脊,一如剑刃”。
菖蒲是菖蒲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横走,叶子基上,广泛发布于我国大江南北,喜欢生长在小溪、湖泊或者沼泽中。
菖蒲的作用和价值
菖蒲具有非常深厚的植物历史人文,在古代官员将它清正廉洁的象征。喜欢将它摆放在书房案头,作为静供之物。古人用:“有山林气,无富贵气。有洁净形,无肮脏形,清气出风尘以外,灵机在水石之间,此为静品,此为寿品,玩者珍惜”,以此来称赞菖蒲,可以说菖蒲在古代是非常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的。
宋代诗人苏轼就特别喜欢菖蒲,相传他是将菖蒲制成盆景搬进书房的第一人,至此石菖蒲成了“花中四雅”之一。菖蒲不仅文人墨客喜欢,寻常老百姓也将它视为防疫驱邪的圣物,古人认为它叶片形态似剑,可斩旧迎新、祛邪辟晦。因此每年端午节天气湿润燥热,野外百毒横行之时。老百姓都会去山林中采挖菖蒲来用,将它的根茎研磨成粉末制成香囊挂在身上,或者将其植株悬挂在门上,用于驱虫、避瘟、防病。
在古籍《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端午节,“以艾为虎,菖蒲为剑”,老百姓将艾草、石菖蒲悬于门户辟邪祛毒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民间有句谚语说:“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执菖蒲剑,蛇虫归地府”,可见端午节菖蒲、艾草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另外菖蒲还是一种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药用植物,它的根茎中富含挥发油以及多种生物碱,这些化学物质药用可杀虫止痒。所以如果你在野外遇到菖蒲,可要重视起来。尤其是到了农历5月份,天气潮湿闷热,蚊虫毒蛇肆意,如果被蚊虫毒蛇,就可以用到菖蒲。
值得一提菖蒲其实也分多种,你像我们端午节用到的菖蒲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菖蒲,它因为生长在水中,所以叫水菖蒲。还有一种喜欢生长在小溪石头上,所以叫石菖蒲。石菖蒲它个头比较矮小,比较不多见,它也是非常不错的盆景植物,有净化水质的作用。相传只有水质特别好的溪流,才能长出石菖蒲。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菖蒲了解了吗?你听说过菖蒲这种植物吗?每年端午节你家有挂同挂艾叶和菖蒲的传统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