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青海西宁市总工会“小托管”托起职工“大幸福”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总工会积极探索爱心托管工作新模式,不断擦亮职工子女托管服务品牌,打造“有温度、有特色、有成效”的工会爱心托管班。

西宁市总工会坚持把托管服务作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抓,聚焦“问需于民”,统筹安排全市范围内托管班开设规模及数量。每年暑假后,根据托管班实际开展情况,采取“上级补助、本级工会配套、个人承担、商家让利”的形式,对计划内的托管班进行补助。近年来,西宁市总工会累计投入补助经费80余万元,惠及全市50余个托管班,1200余个新业态劳动者家庭享受到托管服务,“工会爱心托管服务”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不断扩大。

同时,西宁市总工会不断完善工作模式,在认真总结托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西宁市工会开展假期爱心托管服务方案》,对托管班课程安排、师资配备、食品安全、应急处置等各项管理工作做出规范性要求,并在托管班运行期间不定期开展专项指导、督查。

活动结束后,对计划补助的托管班资料进行全面审核,做到事前有规范、事中有监督、事后有审核。方案实施以来,全市各县级总工会、园区工会托管班次从2021年的4期(次)增加到2024年的27期(次),全市托管服务覆盖面接近91%,托管班次及托管人数实现大幅增长。

此外,西宁市总工会打造“托管+”特色亮点工作,按照“扩面提质、体现特色”原则,指导基层工会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托管+”模式,体现特色,增加亮点,增强成效。其中,大通县总工会以“托管+基层社区”为模式,在产业工人、新业态劳动者较密集的社区开办爱心托管班,为职工提供“家门口”的托管服务;西宁市小桥工人文化宫联合生物园区工会开展“托管+军事训练”主题研学活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提升爱心托管服务质量和效益;城中区总工会采取“托管+兴趣班”模式,将各类职工子女兴趣班与托管工作相融合,从职工需求出发,解决急难愁盼事宜;西宁市公安局工会开展“警宝特战营”“警宝星空营”等主题托管活动,在“托管+爱国教育”氛围中接受历练、快乐成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