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SH-41(波波沙)的71发弹容量可谓是火力凶猛,成了打赢德军最耀眼的轻武器之一。



苏联人自己一直对这款冲锋枪赞赏有加,甚至连对手德国人都喜欢捡起来用。

不过,波波沙除了火力持续性很强外,其他优势其实并不是太明显。

换句话来说:波波沙的功绩,要远远大于它的真实性能。

苏军步兵后期的火力配置也很有意思,波波沙的配置比率很高,因为它很适合新兵使用。

而老兵则使用精度更高,射程更远的莫辛纳甘步枪,可以对付200米之外的德军。

而200米以内的威胁,就交给无数支波波沙冲锋枪了。



因为在机枪火力配置方面,苏联的DP“大盘鸡”可靠性,确实不如德军的MG34/42通用机枪。

苏联的德什卡和马克沁M1910重机枪又太重了,无法灵活机动的跟随步兵打运动战。

而波波沙冲锋枪在运动战中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在巷战中,它的密集火力就是苏军士兵的“定心丸”。

直到战争后期,当苏联人看到STG44突击步枪后,才开始认识到了波波沙冲锋枪的巨大短板。

在突击步枪面前,无论是精度,杀伤力还是射程,笨重的波波沙根本就没有任何优势。

所以,有了复制STG-44设计理念的AK-47后,波波沙冲锋枪也就逐渐失宠了。

至于它那个供弹盘,不仅重量大,体积也大,不仅携带不方便,那种弹鼓也容易变形导致供弹卡顿。



现代野牛冲锋枪的那种圆筒供弹方式,都要比弹盘好用的多,而且弹容量也不低。

波波沙系列虽然也有35发弹容量的直弹匣,但战后随着突击步枪的全面兴起和普及,其实所有冲锋枪在一线战场都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转而变成了二线装备。



苏军自己有了AK-47后,把波波沙当“垃圾”一样甩给了其他红色国家,比如东德军队。

波波沙不是一款完美的武器,但它却很好的契合了苏德战争的大规模需求。

一款武器性能再怎么出色,如果无法快速适应战场上的巨大需求,那么它的作用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

比如德国人的MP40,还有他们虎式和虎王坦克等,都遭遇到了这种尴尬。



反观波波沙冲锋枪的制造工艺,你可以说它是粗制滥造的产物。

但在二战时期的综合表现来看,又都无法否认它就是“王者武器”的代表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