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突然发布新规,单方面宣布“全球任何企业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均属违规”,甚至威胁将制裁“协助中国训练AI模型”的第三方实体。
面对这一近乎歇斯底里的科技围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当天强硬回击,直指美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扰乱全球产业链”,并强调“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权益”。
从芯片到人工智能,美国挥舞的“制裁大棒”看似凶猛,实则暴露出其技术霸权已深陷黔驴技穷的困境。
5月16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面对路透社记者关于“中方是否已同意放松稀土出口”的追问,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没有正面否认,也没有正面承认,而是轻描淡写地抛出一句回应。
“你问到的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询问。”话虽不多,却意味深长。
就在两天前,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突然发布一项新规,彻底封杀全球任何企业使用华为昇腾芯片。
而引发这一切的,不是间谍案,不是网络攻击,而是——怀疑它用了美国技术。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纷争,而是一次国际规则的剧烈拉扯。这一次,美国不再仅仅盯着“卖了什么”,而是开始管“用了什么”。
一纸声明,横跨五洲四洋,美国法律的“长臂”伸向全球每一个服务器机房、每一条芯片生产线、每一个云计算平台。
全球技术主权的战火,就在这一瞬悄然点燃。
美国的“长臂管辖”政策,将封杀范围从芯片设计、制造扩展至全球流通环节,甚至追溯至上游EDA软件和ARM架构授权,堪称对华为昇腾芯片的“全球围剿”。
回溯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史,从2019年实体清单到2025年累计超2000家中国实体被列入黑名单,其战略意图已昭然若揭——通过切断半导体供应链,扼杀中国AI算力的突破。华为昇腾910C芯片的崛起,正是点燃美国焦虑的导火索:
采用中芯国际7nm工艺的昇腾910C,算力达英伟达H100的80%,成本却低40%,且国产化率超85%。特斯拉测试显示,其图像处理效率较H100提升38%,而昇腾芯片在国内AI芯片市场的占有率已超64%。
中方强硬回应:三个“严重”驳斥美国霸凌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明确表示,美国此举是“典型的非市场和单边霸凌做法”,并指出三大危害:
1. 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权益:美国以“莫须有”罪名加严限制,威胁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稳定。
2. 破坏国际经贸秩序:美方滥用出口管制,违背WTO规则,阻碍全球科技合作。
3. 损害双方长期利益:技术封锁不利于中美企业互利合作,将反噬美国自身创新生态。
中国反制直击要害,
就在美国禁令发布次日,中国召开的战略矿产管控会议,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从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的稀土开采,到江西赣州的冶炼加工,再到浙江宁波的磁材出口,全链条监管措施让美国军工复合体瞬间“窒息”。
稀土之战:美国军工或停摆,中国出招反制
美国企业以前也想过研发不含镝的磁体,想借此绕开中国提供的磁体产品。不过后来一评估,发现美国造的这种无镝磁体,会让电机效率掉个四成左右,结果F-35战斗机的航程因此少了280公里。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2026年,美国大概有七成八的军工生产线可能就得停摆了。
在中美技术较量里头,中国在稀土材料这块儿占着大便宜,这材料的意义早就超出了一般的贸易争端,成了大国之间军事实力的一个关键平衡点。
不只是应急,“中国芯”的供应链硬仗怎么打?
光是应急还不够,更深层次的棋路,是在一点点搭建一条“不求人”的半导体产业链。芯片设计这头,华为海思已经拉着中芯国际,把14纳米的昇腾芯片整个流程都跑通了,验证完毕。
制造那头,上海积塔半导体在一些特色工艺上也有了新进展,给汽车芯片这些特定需求的产品,多少提供了些产能上的保障。
再看设备这块,以前总说被“卡脖子”,现在北方华创的刻蚀机、中微公司的薄膜沉积设备这些国货,居然已经悄悄地进了三星、台积电这些国际大厂的采购单。这些曾经被认为是死穴的环节,正在被一个个地撬开、打通。这条“去美化”的路,走得艰难,但也一步一个脚印。
与此同时,在战略资源这块地上,中国的锄头也早就抡开了。5月12号,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在长沙开了个会,话撂得很明白:要盯紧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出口,从头到尾,全链条管起来!镓、锗、钨、铋、钼、铟,还有那些中重稀土,都列入了重点监管名单。
这不是临时抱佛脚,早在2024年10月,《稀土管理条例》就已经开始实施了,从开采、冶炼、加工到出口,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已经搭起来了。
看看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就更有意思了:中国稀土以及相关产品的出口量,比去年同期涨了9.8%,但卖出去的钱,反而降了4.7%。这“量增价减”的背后,可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结构调整和战略盘算。
稀土这东西,号称“工业维生素”,在高科技产业里缺了它可不行,半导体材料要提升导电性、永磁电机要转得欢、激光器要够亮,都离不开它。中国手握全球稀土精炼产能九成的大头,这张牌,分量不轻。
大棒挥舞自家疼,这“七伤拳”伤了谁?
美国本土虽然也有稀土矿,但在炼油一般的精炼技术和产能上,严重依赖中国,短期内根本找不到靠谱的下家。最近还有风声说,美国又琢磨着出新规,哪个国家从中国进口了稀土,要是没拿到许可就转手卖给美国,那对不起,可能要连坐吃挂落。这棋下得,真是越来越有“江湖气”了。
这场科技大戏,眼下的焦点之一,明摆着就是华为昇腾系列人工智能芯片的快速冒头。据说啊,埋头苦干了好几年,昇腾910B芯片的浮点运算能力,已经能跟英伟达的A100掰掰手腕了,训练效率也能达到A100的九成。
而马上要量产的昇腾910C,更是把枪口直接对准了英伟达更牛的H100,在能耗比这些关键地方,甚至露出了要反超的苗头。
正是这种你追我赶,甚至要弯道超车的技术迭代速度,让那些曾经在AI算力芯片界独孤求败的硅谷大佬们,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凉意。也让华盛顿的某些政客,如坐针毡。毕竟,谁能掌控人工智能的算力,谁就可能在未来十年全球科技的头把交椅上坐得更稳。
普通人如何看懂这场“芯片大战”?
记住三点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场“芯片大战”可能有点遥远。但其实,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芯片就是“工业血液”,没有芯片,手机变砖、汽车瘫痪、工厂停工。美国卡华为芯片,本质是想让中国“断血”。科技竞争没有“仁慈”,美国打压华为,不是因为华为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它科研实力太强了。就像考试时学霸被针对,不是因为他作弊,而是因为他威胁到了“学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