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正式发布,中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关税解绑同时,“抢运潮”涌现,外贸企业争相角逐90天的缓冲期,此前积压的订单集中补发,航运舱位预订量大幅回升,运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对诸多外贸企业而言,中美互降关税带来一场“及时雨”。深圳迈德瑞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此前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美国客户处于观望状态,已有的订单也被要求暂停发货。
特朗普(资料图)
5月12日中美会谈刚结束,特朗普就对着镜头大赞“中美关系全面重启”。但记者追问“90天后谈不拢怎么办”时,他立刻变脸:“关税会比现在高得多!”这并非虚张声势。5月14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全球任何企业使用华为昇腾AI芯片都违法!连挪威渔船上的AI识别系统用了华为芯片,都可能被美国罚款。更离谱的是芬太尼问题。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查获的芬太尼仅有0.3%与中国有关。但特朗普仍坚持对中国医疗设备加征10%关税,至今累计金额超200亿美元。
这场博弈暴露了美国战略层的致命短板。一边喊着要和中国“脱钩”,另一边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廉价商品来压通胀;既想用关税大棒敲骨吸髓,又怕真把中国企业逼急了搞出替代技术。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对华政策,结果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芯片自给率突破30%、新能源汽车拿下全球六成市场的时候,美国还在为要不要取消24%的关税左右互搏。特朗普的90天缓冲期根本是给各国创造了抱团反制的空窗期。
美国政府曾多次对美企开出高额罚单,惩罚他们违反出口管制的行为,包括对硬盘公司希捷开出的3亿美元罚单,BIS指控该公司违规向华为出口硬盘驱动器。对于中国公司,美国常常采用黑名单的手法,例如把元器件贸易商纳入“实体清单”,指控他们非法转运管控物项。杨杰指出,除了《反外国制裁法》、《阻断法》和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反制措施,中国也可以通过稀土的出口管制进行相应反制。
稀土矿石(资料图)
《纽约时报》指出,在美国地质调查局列出的50种关键矿物中,美国超过一半的关键矿物都来自于中国,其中就包括17种稀土元素。这些稀土元素中许多都具有耐热的化学特性,常被用于制造高质量的磁铁、玻璃、灯具和电池等产品,甚至还是F-35战斗机、潜艇、导弹、雷达系统等军事设备的关键原料。这让稀土成为一张中国能在此轮贸易战中打出的一张“王牌”。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5年5月9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现场会,部署各项具体工作。中方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体现了中国政府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美国工厂(资料图)
美国国防部稀土库存仅能支撑18个月,而一架F-35战斗机需消耗900磅稀土材料,核潜艇用量更超9200磅,库存危机直接威胁军工生产。美军甚至考虑拆解退役军舰回收稀土,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根本于事无补。中方使用稀土这一战略资源,精准打击美方要害,并在此基础上重构全球供应链。关税战爆发后,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多年战略布局的系统性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