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别担心,小绿,你会好起来的。"林小雨轻声安慰着玻璃箱里那只萎靡不振的蜥蜴,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小绿曾经明亮的眼睛此刻黯淡无光,它已经三天没有进食了,就连林小雨递到嘴边最爱的蓝莓也无动于衷。
"我答应你,一定带你去最好的医生那里,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她小心翼翼地将小绿放入专用的携带箱中,手指轻抚过它粗糙却熟悉的皮肤。
这只陪伴了她七年的蜥蜴,是她生命中最稳定的存在,她无法想象没有小绿的日子。
宠物医院里,李医生戴上眼镜,仔细检查着小绿。突然,他的身体明显僵住了,眼睛瞪大,瞳孔在强光下骤然收缩。
"这…这不是普通的蜥蜴,"李医生声音颤抖,向后退了两步,"你必须立刻带它去生物研究所,越快越好!"
01
林小雨从未想过自己会养一只蜥蜴。
三年大学生活还没结束,她就因为家庭变故不得不辍学找工作。
二十岁出头,她以为自己能轻松应对社会的压力,但现实给了她一记重拳。
朝九晚九的工作时间,堆积如山的文件,冷漠的上司和竞争激烈的同事,每天回到出租屋,她都感到窒息般的孤独。
"你应该养个宠物,"同事张莉在林小雨又一次加班到深夜后建议道,"我家的猫咪每次都能治愈我的负能量。"
林小雨摇头:"太麻烦了,我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哪有精力照顾宠物。"
但随着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夜里失眠的次数也越来越多,那种刺骨的孤独感像影子一样紧紧跟随着她。
在一个特别煎熬的周末,她鬼使神差地走进了小区旁边的宠物店。
店里的猫咪优雅矜持,狗狗活泼吵闹,鹦鹉多彩缤纷,但都没有引起她的兴趣。正当她准备离开时,角落里的一个小玻璃箱吸引了她的目光。
那是一只不起眼的绿色小蜥蜴,静静地趴在假石头上,看起来与这喧闹的环境格格不入。
"这只蜥蜴怎么卖?"林小雨意外地听见自己开口问道。
店主惊讶地看了她一眼:"这个啊,进货好几个月了,没人要。说实话,现在养蜥蜴的人不多,尤其是女孩子。你确定要这个?"
林小雨盯着蜥蜴的眼睛,奇怪的是,她感觉那双眼睛也在回望她,仿佛透过她看到了她内心的空洞和孤独。"是的,就它了。"
02
同事们都觉得林小雨疯了。
"养蜥蜴?这也太奇怪了吧!"午餐时间,办公室里充满了善意的调侃,"它又不能陪你玩,又不会对你撒娇,你怎么不养猫狗?"
林小雨只是笑笑,没有解释那种奇怪的感觉——当她第一次将小绿(她给蜥蜴取的名字)捧在手心时,那种莫名的安心感,就好像他们之间有某种无形的连接。
刚开始,林小雨对养蜥蜴一窍不通。她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查阅资料,学习如何准备合适的爬虫箱、温度控制、饮食习惯。
让她惊讶的是,小绿似乎是个"异类"——它拒绝吃常规的蟋蟀和蚯蚓,却对水果表现出惊人的热情,尤其是蓝莓和草莓。
"网上说蜥蜴应该是肉食性的啊,"林小雨困惑地喃喃自语,"你怎么像个素食主义者?"
03
林小雨与小绿之间的联系,远远超出了普通宠物与主人的关系。
她记得那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她因为错过末班车,被淋得像只落汤鸡。回到家,她浑身发抖,头晕目眩,显然是发烧了。
当时她刚搬到新城市,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在身边。她蜷缩在床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
就在那时,小绿做了一件令她永生难忘的事。
它不知怎么从爬虫箱里爬出来,慢慢地、坚定地爬到了床头柜上,然后推了推她放在那里的手机,直到手机掉在了她够得着的地方。
林小雨虚弱地拿起手机,颤抖地拨打了急诊电话。事后医生说,如果她晚一点送医,高烧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她望着安静待在角落的小绿,泪水模糊了视线。"你救了我的命,"她哽咽着说,"你不是普通的蜥蜴,对吗?"
小绿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眼神中似乎包含了千言万语。
从那以后,林小雨开始把小绿当作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
她会在下班路上给它买最新鲜的蓝莓,会在周末拿出几小时陪它晒太阳。她甚至开始向它倾诉心事——工作中的挫折、生活中的不如意、对未来的迷茫。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她有一次对闺蜜说,"但我觉得小绿真的能听懂我说的话,它用自己的方式回应我。"
闺蜜笑着摇头:"你太孤独了,该找个男朋友了。"
林小雨笑而不语。
她确实尝试过约会,但那些男人要么对她养蜥蜴的爱好嗤之以鼻,要么根本无法理解她与小绿之间的特殊联系。
渐渐地,她不再刻意寻找爱情,而是享受着与小绿平静而温暖的日子。
"有你在身边,我好像不那么害怕孤独了,"她常常这样对小绿说,而小绿会眨眨眼睛,歪着头看她,那眼神里仿佛藏着整个宇宙的秘密。
04
随着时间推移,林小雨越来越确信小绿不是普通的蜥蜴。
它似乎能理解她的情绪。
那次她因项目失败被经理当众责骂,回家后崩溃大哭,小绿竟然爬出爬虫箱(她至今不知道它是怎么打开箱门的),轻轻爬到她膝盖上,用脑袋蹭她的手指,就像在安慰她。
那一刻,林小雨的泪水忽然停了下来,她惊讶地望着膝盖上的小绿,心中的冰冷融化了。
"你是在安慰我吗?"她轻声问道,声音因哭泣而沙哑。
小绿歪着头,眨了眨眼睛,那神情竟让她笑了出来。她小心翼翼地把小绿捧在掌心,贴近脸颊,感受着它冰凉却莫名令人安心的存在。
那夜,她抱着小绿的爬虫箱睡着了,这是她辍学后第一次安稳入睡。
它的学习能力惊人。
林小雨发现它会观察她的一举一动,甚至会模仿她的某些习惯,比如她喜欢边看电视边吃零食,小绿也会在她吃东西时爬到电视机旁,仿佛也在欣赏节目。
有一次,林小雨熬夜赶工作报告,眼睛干涩得几乎睁不开。
她起身去倒水时,发现小绿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爬到了桌上,停在她的笔记本电脑旁,像是在守护着她的工作成果。
林小雨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伸手轻轻拍了拍小绿的脑袋:"谢谢你陪我,小家伙。"她发誓看到小绿点了点头,虽然理智告诉她这不可能。
最让她不解的是小绿的寿命。根据资料,这种绿鬣蜥的平均寿命只有5-6年,而小绿已经陪伴她整整七年了,除了体型稍微大了一点,看起来和当初没什么两样。
"你到底是什么?"有时林小雨会半开玩笑地问它,"是不是外星来的?"
小绿只会眨眨眼睛,歪着头看她,那神情几乎像是在说:"你猜对了,但我不会告诉你。"
05
工作繁忙的林小雨很少带小绿出门,但她会定期带它去宠物医院做常规检查。每次检查,医生都说小绿很健康,但总有些疑惑的表情。
"这只蜥蜴很特别,"一位年轻的兽医曾经说,"它的体温和心率与普通蜥蜴不太一样,你从哪里得到它的?"
林小雨只是笑笑:"宠物店里买的,很普通的一只蜥蜴吧。"
然而,上周小绿突然开始出现异常。
它不再像往常那样活跃,食欲大减,大部分时间蜷缩在爬虫箱的角落,眼睛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林小雨尝试了各种方法——调整温度、更换食物、增加维生素,但小绿的状况持续恶化。
更奇怪的是,小绿身上开始出现微弱的蓝色光点,就像星星一样闪烁,但每次她想仔细看时,那光点又消失了。
"一定是我太担心了,产生幻觉了,"林小雨自我安慰,但内心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06
小绿生病的这几天,林小雨几乎无法正常工作。
她一有空就会查阅关于蜥蜴疾病的资料,甚至请了两天假在家照顾它。
她尝试了各种方法——在爬虫箱里放置加湿器改善环境,准备小绿最喜欢的蓝莓和草莓,甚至尝试用滴管给它喂水。
每当小绿痛苦地蜷缩在角落,林小雨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
"求你了,小绿,"她流着泪恳求,"告诉我怎么帮你。你不能离开我,你是我唯一的家人。"
夜里,她常常做噩梦,梦见小绿离她而去,她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公寓里,那种失去挚爱的痛苦感如此真实,以至于她常常惊醒,泪流满面。
"我一定要救你,"她对虚弱的小绿承诺,"无论需要什么代价。"
终于,在搜索了无数资料,咨询了几位普通宠物医生但都没有得到有效答案后,林小雨找到了据说是全市最权威的爬行动物专家——李医生。
她请了一整天假,小心翼翼地将小绿放入特制的携带箱,心中充满了希望与恐惧。
"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她轻声对小绿说,声音因为担忧而微微发抖,"我们一起熬过了那么多困难,这次也一定能挺过去。"
她的心脏狂跳,喉咙发紧,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这七年来,小绿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无法想象没有它的日子要怎么继续。
李医生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专家,据说曾在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区工作过多年,对爬行动物有着独到的研究。
"这是我的蜥蜴,它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林小雨将小绿小心翼翼地放在检查台上,声音因担忧而微微发抖,"它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
李医生戴上老花镜,表情严肃地检查着小绿。他先测量了体温,又用特殊的仪器检查心率,然后轻轻翻开小绿的眼皮。
就在这一刻,李医生的表情骤然变化——他的瞳孔剧烈收缩,脸色瞬间苍白,手指微微颤抖,不自觉地后退了一步。
"怎么了?"林小雨被他的反应吓到了,"小绿它...很严重吗?"
李医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快步走到办公桌前,拿出一个看起来像扫描仪的设备,对着小绿全身扫描。
仪器发出轻微的蜂鸣声,屏幕上显示出一系列复杂的数据,李医生盯着那些数字,表情从惊讶变成震惊,再到一种近乎敬畏的神情。
"你知道你养的是什么吗?"李医生终于开口,声音异常严肃。
"一只...绿鬣蜥?"林小雨疑惑地回答。
李医生摇摇头,深吸一口气:"不,这不是普通的爬行动物。"
李医生看向惊魂未定的林小雨:"你必须立刻带它去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