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在调研时强调
保护展示传承甘孜自然历史文化遗产
加快推进“全域博物馆之州”建设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日前,州委书记沈阳在稻城县专题调研博物馆建设工作。他强调,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推进“全域博物馆之州”建设,充分利用甘孜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做好收藏保护、展示研究、教育传播、文旅融合等工作,更好满足公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亚丁画廊了解展馆收藏、展示、陈列等情况
在稻城县亚丁村香巴拉文化博物馆、非遗体验中心、亚丁画廊等地,沈阳实地察看了解场馆收藏、展示、陈列等情况。他指出,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是增强文化认同、提升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甘孜州地域特色鲜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璀璨,整体上就是一座巨大而丰富的博物馆。自2022年6月启动“全域博物馆之州”建设以来,全州各地将博物馆建设作为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的突破口,充分挖掘本地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实现了“一县一馆”全覆盖,有力推动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要用好用活现有博物馆资源,进一步优化馆陈布局,科学规划观展线路,丰富馆内业态场景,拓展观众交互空间,更好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和科普研学功能,增强博物馆的可及性与公众参与度,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更加坚实的文化支撑。
在皮洛遗址考古大棚了解皮洛遗址考古保护利用等情况
在皮洛遗址考古大棚、皮洛考古工作站、皮洛遗址展示中心施工现场和子午二期观测研究站等地,沈阳详细了解稻城县天文科研、皮洛遗址考古保护利用、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他指出,建设“全域博物馆之州”是我州一项创新性的重大公共文化建设工程。要全面梳理全州自然历史文化资源的空间结构与特色,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全域博物馆之州”的空间格局。要依托各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红色印记、研学基地、特色建筑、天文科技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州县级博物馆。要依托传统村落、民居民宿、非遗传承、民间收藏、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一批乡村和社区博物馆。要支持各方面建设茶马古道、318骑行、农耕文化、游牧文化、自然地质等中小型博物馆,不断建设类型丰富、主体多元、内涵丰富的博物馆体系。
沈阳强调,全州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开阔视野、拓宽领域,把博物馆建设作为提升甘孜文化品位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吸引公众的重要打卡点。要坚持守正创新,加强文物保护修复、文创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供给,真实、准确、客观解读自然历史文化信息。要完善管理激励机制,培养一批热爱文博事业、用心守护文物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博物馆规范化管理水平。要强化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鼓励支持各方力量参与建馆办馆,推动我州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我州现有登记备案的国有博物馆(纪念馆)11所,非国有博物馆5家,乡史村史社区博物馆46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06处,今年还将新建或改造提升各类博物馆119个。此外,全州还有数百个类型各异、规模不等的私人博物馆。
州委常委、秘书长陈波涛,稻城县和州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记者:张嗥 陈伟
编辑:刘睿娟
责编:毛莉泓
校对:毛莉泓
审核:白马
监制:谭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