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质量是司法办案的生命线。为进一步压实司法责任,加强刑事案件质量监督管理,今年以来,酒泉市检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履职办案,通过建立刑事案件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兼顾“管与办”,把握“权与责”,统筹“人与案”,构建全要素审查、全流程管理、全链条监督、全方位练兵“四维一体”刑事案件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持续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全要素审查,督促办案主体知责尽责
研究制定《酒泉市检察机关刑事案件质量暨监督效能提升十项措施》,要求检察官审查刑事案件时做到“三个必”,即必查在案证据、事实认定、法律适用、逮捕(羁押)必要性、“法理情”平衡、综合履职;必核侦查机关提取的电子数据,实现对电子证据精确提取、固定和可视化的审查和示证,避免因疏于审查客观证据而错误采信言词证据,并将其中与案件相关的内容详细列入案件审查报告;必检索“检答网检察案例库”和“人民法院案例库”,对涉及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问题,将案例检索结果专门写入案件审查报告,说明参考、借鉴的理由,引导刑事检察官形成运用典型案例和指导性案例指导办案的习惯。市院刑检部门充分发挥统筹指导作用,针对刑事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第一季度,专门深入各基层院开展大调研,对7个基层院刑事检察工作存在的26个个性问题,4个共性问题,提出14项整改措施,压实责任的同时,协助解决问题。
全流程管理,强化责任主体审核把关
充分发挥刑事二审法律监督成效评价运用机制,进一步拓展对一审侦查、检察、审判以及二审审判活动的监督,确保办案质量。建议市中级人民法院改判2件,法院均采纳;办理的1起案件,建议发回重审并引导侦查机关全面取证,补充起诉、变更起诉后,被告人刑期由七年改判为十三年;督促基层院就遗漏监督事项向侦查机关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3份,监督纠正侦查违法问题11个。做实案件评查,在落实省院刑检条线“四个一”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酒泉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条线“4+1”案件质量评查规程》,对重点案件实地评查,评查出法律适用、事实认定、办案程序等5个方面存在的16个问题,面对面、点对点反馈各基层院,并督促整改落实。同时,推行基层院分管领导列席市院检委会制度,进一步增强市院检委会决策科学权威,传递上级院司法理念和标准,目前基层院分管领导列席市院检委会2次。
全链条监督,推动协作主体同向发力
聚焦重点领域,凝聚工作合力,针对全市非法开荒占用林地、草地问题,市院全面梳理案件情况,及时向市委和省院请示汇报,积极与省高法、林区中级人民法院沟通解决法律适用问题。印发《酒泉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以“四联四促”集中整治全市非法开荒突出问题的实施方案》,在全市检察机关部署专项行动,通过“四大检察”全面发力,与公安、林草等行政机关通力协作,切实解决全市非法开荒突出问题。目前已对3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提起公诉,两级院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7份。与五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非法开荒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将于近日印发实施。主动适应轻罪案件数量增加、严重暴力刑事犯罪数量下降的刑事犯罪结构变化,探索刑事案件繁简分流,组织骨干力量赴先进地区学习经验,成立轻微刑事案件“一站式”办案中心,制定《刑事案件简案快办工作细则》,3月运行以来,办理危险驾驶、轻伤害等四类案件31件31人,平均办案时长13.5天,所办案件法院均采纳检察机关认定的犯罪事实、罪名和量刑建议。
全方位练兵,提升履职主体办案素能
部署开展刑检业务“五力”提升实务联训,通过落实刑检业务“两必学”制度、开展刑事案件出庭支持公诉评议活动、组织全市检察机关公诉人及未检业务竞赛、邀请业务骨干、法官授课等方式,在实战实训中强化刑事检察干警侦查监督能力、出庭公诉能力、证据审查分析能力、审判监督协调能力、系统实操能力。实行刑事办案“错题本”制度,对案件评查、上级院通报和日常业务管理中发现的办案人证据审查不严、事实认定错误、法律适用错误、诉讼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汇编刑事案件“错题本”2期,归集在办案中发现的7类35个具体问题,由各院组织刑事检察干警认真学习,为办案提供参考,市院采取月推进,季调度的方式,对“错题本”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切实达到纠错一次、警示一线、规范一片的效果。鼓励引导干警精心培育典型案例,注重总结提炼办案中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刑检队伍建设和业务骨干培养,年初,两级院13名干警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刑事检察业务标兵或业务骨干。
来源:酒泉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