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妈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总希望给予他们支持与鼓励。但有时,盲目地鼓励孩子去做不擅长的事,反而可能好心办坏事。
就像硬把一只飞鸟按在水里学游泳,不仅无法让它掌握新技能,还可能让它失去翱翔天空的勇气。
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或许就是在不了解他们的情况下,一味鼓励他们去挑战不擅长的领域。
1、打击自信,让孩子陷入自我怀疑的深渊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短板,当家长一味鼓励孩子去做不擅长的事时,孩子很容易在不断的失败中逐渐失去自信,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沼。
邻居家孩子阳阳,性格比较内向,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画出的作品也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
但阳阳的妈妈觉得孩子应该多才多艺,不能只局限于绘画,于是鼓励他去学习舞蹈。
阳阳在舞蹈方面实在没有天赋,身体协调性不好,动作总是做不到位。每次舞蹈课上,他都是老师重点纠正的对象,同学们也会偶尔投来异样的目光。
久而久之,阳阳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原本在绘画上展现出的自信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什么都做不好,甚至对原本热爱的绘画也渐渐失去了兴趣。
孩子在面对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时,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却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一次次的挫折会像沉重的石头,压垮他们原本脆弱的自信。
当自信被击垮,孩子就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深渊,不敢再去尝试新事物,害怕再次失败。这种消极的心态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畏缩不前。
2、浪费精力,错过挖掘真正潜能的时机
孩子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不擅长的事情上,就会错过挖掘自身真正潜能的宝贵时机。
朋友家孩子乐乐,从小就对数字特别敏感,在数学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但朋友觉得孩子应该全面发展,不能偏科,于是给他报了各种兴趣班,包括钢琴、书法、围棋等。
乐乐在这些不擅长的领域里挣扎,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却始终没有明显的进步。而他在数学上的天赋却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培养和发挥,逐渐被埋没。
后来在一次重要的数学竞赛选拔中,乐乐因为准备不足而落选,这让他和父母都后悔不已。
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场赛跑,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赛道。
如果我们强迫孩子在不擅长的赛道上奔跑,他们不仅会跑得吃力,还可能错过在自己擅长的赛道上冲刺的机会。
我们应该把孩子的精力和时间引导到他们真正擅长和热爱的事情上,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发光发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3、引发逆反,破坏亲子关系的和谐
当家长总是鼓励孩子做不擅长的事时,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产生逆反心理,进而破坏亲子关系的和谐。
邻居家孩子浩浩对体育不感兴趣,身体素质也比较一般,但浩浩的爸爸却一心希望他能成为一名运动员,为他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
明明每天都要在父亲的监督下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多次向爸爸表达自己不想训练的想法,但爸爸却认为他是在偷懒,没有坚持的毅力。
渐渐地,明明对爸爸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父子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原本温馨的家庭氛围也被争吵和冷战所取代。
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情感纽带。
当我们强迫孩子做不擅长的事情时,孩子会觉得我们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的意愿。这种不被理解和尊重的感觉会让孩子产生逆反情绪,导致亲子之间的沟通出现障碍,关系变得紧张。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有着自己的生长节奏和方向。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深耕细作,而不是盲目地鼓励他们去做不擅长的事,让他们在挫折和压力中失去自信、浪费精力、破坏亲子关系。
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给予他们恰当的支持,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婷妈alan,国家认证育婴师、家庭教育讲师,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