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国铁血“战鹰”出任驻华大使,中美关系将迎来巨变?



现在在美国当官,不看出身、不看学历、不看财产,只看你对特朗普是否忠诚!今年4月底,美国突然宣布由戴维珀杜担任新的驻华大使,他在上任后,没有按惯例宣称要“推动中美关系”,而是直言:“我就是为特朗普服务的!”“美国利益至上!”

这位铁血“战鹰”抵达中国的第二天,美国就宣布了对中国发起新制裁,他这是来沟通中美关系的,还是来找事的?我国以后会怎么和他打交道?



从商人到“美国战狼”

北京时间5月16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戴维珀杜,在北京亮马桥官邸升起星条旗,这位75岁老将抵京次日,美国商务部就宣布,对中国的芯片领域开启新一轮打压。

这位在中国做过多年生意的商人,怎么就变成了“美国战狼”?从成功商人到特朗普铁杆,这位带着不怀好意的气息上任的大使,声称自己就是特朗普的代言人,以美国利益至上,中国该如何和他打交道?



在中国发家致富

戴维珀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交官,他在亚洲有着四十年的商战经验,他还有个中国名字,叫庞德伟,但他在政治领域却属于半路出家,并且也没多少年经验,美国居然放心让一位政治经验薄弱的人,来出任重要的驻华大使职务?

他在锐步担任CEO期间内,珀杜亲手把运动鞋生产线搬到东莞,中国制造帮他赚得盆满钵满。



担任达乐公司总裁时,他力排众议将2000家连锁店开进中国二三线城市,甚至学会用微信红包做促销,新加坡《联合早报》曾称他是“最懂中国游戏规则的美国高管”。

她的夫人长期居住在香港,因此总的来说珀杜对中国还是有一定了解的,然而正是这个“中国通”,在2019年访华后突然变脸,成为了一名非常激进的对华“鹰派”。



2014年,珀杜突然进军政界,出任美国佐治亚州参议院,主打“削减赤字”“经济改革”牌,但短短五年,他就从温和派变身鹰派,在军事委员会推动印太军费暴涨23%。

这种180度转弯,连《纽约时报》都嘲讽:“珀杜先生的立场比华尔街股市波动还剧烈。”而这正是特朗普看中的能力,既能用港式粤语谈生意,又能用英语对中国放狠话。



刚上任就想给中国下马威?

5月16日,珀杜抵达北京的第二天,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就发布公告,视使用华为昇腾芯片为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行为,警告公众不要使用美人工智能芯片,来训练中国的人工智能模型。

这绝非巧合,珀杜在听证会上明确将“遏制中国科技崛起”列为首要任务。



珀杜抵京前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刻意提到“每天骑车经过天安门广场”的80年代香港经历,这种“中国往事”的温情包装,实则为后续炒作“人权议题”埋下伏笔。

在广东商会座谈时,珀杜大谈“美企在华困境”,转头就在智库演讲中鼓动“中国应放弃发展中国家待遇”,这种“笑里藏刀”的话术,比蓬佩奥式的直球攻击更难防范。



如果珀杜真的是带着恶意来的,我们也需要有足够的手段来回应他的下马威,军事领域,官宣新型的武器装备,让其对中国的真实实力有一定的了解。

科技层面,向珀杜透露我国最新的科技成果,让他明白欧美对中国的科技封锁是没有作用的,外交领域,如果他将来做出了什么越过红线的行为,我们可以对其实施制裁,比如惩罚和珀杜有关的企业,让其利益受损。



中美博弈迎来新阶段

珀杜时代的中美关系,正好也是中美博弈来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美在商业领域的摩擦会更频繁,虽然前不久中美之间签署了关税战的“停战协议”,但是否遵守协议也只是特朗普一句话的事。

从关税战、贸易战到芯片领域制裁,经济议题越来越像“穿着西装的战争”,中国美国商会最新调查显示,62%美企仍将中国视为首要投资地,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是中国制衡美国经济制裁的关键。



虽然这次关税战特朗普败了,但中国和美国以后会在部分领域实现 精准脱钩,这总比全面对抗要好一些,也更符合两国利益。

美国正从特朗普时期的“乱打一气”,转向“外科手术式打击”,中国需要建立更灵活的应对手段,丰富我们的手牌,不能总是被动挨打。



无论是美国的芯片联盟还是中国的“一带一路”,阵营化对抗难以避免,但东盟国家近日集体拒绝选边站队,说明中间地带的战略回旋空间依然存在。

结语

当珀杜在官邸阳台上眺望CBD天际线时,他或许会想起1989年,站在深圳国贸大厦顶楼的那个下午,那时的中国刚向世界打开大门,如今的东方巨龙已在制定自己的规则。



这场跨越三十余年的博弈启示我们,和美国的博弈是一场长期的持久战,美国没有那么容易妥协,中国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还要努力提升实力,这样无论美国使用什么手段,我们都能从容应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