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normal"SectionTitle="01" Type="normal"@@

最近播出的芒果综艺节目《是女儿是妈妈2》中,黄圣依和妈妈邓传理一起参加。

母女俩的相处方式,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邓妈妈曾是《新民晚报》的高级编辑。

黄圣依离婚后搬回娘家,想请保姆分担家务,妈妈用中英双语进行反驳。

她引用《三国志》里的“大劳则有大益”,说做家务能锻炼身体,还指责黄圣依“非要搬回来住,打乱我生活节奏。”

黄圣依想扔过期食品,妈妈说“没坏就能吃”;

黄圣依担心妈妈浇花被门夹手,妈妈说“那是意外”。

为了说服女儿,她不仅搬出《劳动法》,还引用米勒油画《拾穗者》,批评女儿无知。

邓妈妈激烈反驳女儿的样子,被网友称为“杨子附体”。

杨子也曾在公开节目中不止一次嘲讽黄圣依没文化。

两人如出一辙。


这种亲子沟通的窒息感,让许多网友找到了共鸣。

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节目中被放大后,人们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甚至找到了自己不幸的根源。

原来,黄圣依的伤不是杨子给的,她只不过找了一个母亲的翻版而已。

这样的母女关系比夫妻关系更令人窒息,也更难以割舍。

婚可以离,母女关系能断绝吗?

02

黄圣依出身于高知家庭。

父亲黄自强毕业于清华大学,90年代初留学美国,后来成为大学教授。

母亲邓传理更是家族显赫。

她的姑妈邓季惺是《新民晚报》的创始人之一,担任过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历任全国政协三届委员。

邓季惺的儿子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即黄圣依的表舅。

所以,邓传理希望黄圣依成为经济学家,实现家族传帮带。

她安排黄圣依读重点中学,学习舞蹈、钢琴等兴趣班,希望她就读工商或者金融方面的管理专业。

艺术兴趣只是作为主业加持,因为她自己也擅长钢琴、绘画、书法等。

可是黄圣依却执拗地报考北电,母亲又希望她报播音主持专业,她却选择了表演专业。

因此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家庭冲突。

邓传理希望女儿走父母为她铺设好的路,从事安稳而体面的工作,可是黄圣依却执意要走自己的路。

去年,黄圣依就读中欧商学院,说是圆妈妈的梦,算是一种妥协吧。


03

采访中,谈起黄圣依的教育,邓传理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不接受也得接受。”

但是在跟陈梦母女谈教育时,她说:“有研究显示,受鼓励多的孩子,成功的概率更大。”

黄圣依马上反问:“那你为啥总不鼓励我?”

这一反问,也道出了黄圣依心中一直暗涌的伤痛。

一直不被妈妈鼓励的黄圣依,其实缺乏自我认同感。

尽管她家世、颜值、才华、情商、智商都在线,尽管她大学期间就被周星驰选中,早早成为一线明星。

但她内心深处,缺乏自信。

所以,面对杨子在婚姻中的PUA,她无力反抗;面对妈妈的指责,她也无力反抗。

但是她还是在努力挣扎,自己解决不了这些家庭问题,那就依靠外部力量来解决。

就像网友说的:“黄圣依想解决谁就带谁上综艺。”

她和杨子上《再见爱人4》,解决了婚姻问题;

她带妈妈上《是女儿是妈妈2》,直面母女关系。

她渴望得到亲人的认可,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她渴望得到精神的独立,而不是一味地顺从。

04

阿德勒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不懂爱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可能会持续一生,甚至代代传递。

在《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指出,情感忽视大多事与愿违,而且会代代传递。

我们常常尽心尽力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却忽视了孩子的情绪情感。

我们总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总是忙着对孩子指手画脚,却忘了孩子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也有自己的选择。

就像诗人纪伯伦所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灵魂,而不是你的复印件,更不是你控制的对象。

我们常常以爱之名,伤孩子于无形。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不想要的东西。

而许多孩子不幸活在两大悲剧里,自己想要的,父母拼命反对;自己不想要的,父母偏偏硬给。

长期被打压、否定的孩子,常常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在心底藏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

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但是可以改写人生。

主要从两个方面努力:

1.增强边界意识。

作家邦达列夫说过:“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边界感淡薄,是许多情感伤人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亲人之间,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

亲子之间要共同守好边界,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不要随意跨越边界。

2.养育自己的内在小孩。

童年受的伤害已成既定事实,一直沉湎于过去的伤痛中无济于事。

我们可以努力治愈受伤的内在小孩,把自己重新养一遍,来强化幸福的内在小孩。

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敢于表达不满的情绪,更要学会关爱自己。

即使全世界都不爱你,但是至少我们自己可以爱自己。

最后,引用小说《偷影子的人》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你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就算是为了对方好,这是他的人生。”

与君共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