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菲律宾5月12日举行的中期选举刚刚落幕,16日,选举委员会正式公布参议院选举结果。这份名单犹如一枚政治炸弹,重重落在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的办公桌上,不仅他亲自扶持的候选人集体“成绩低迷”,连被关押的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阵营都强势杀回,获得压倒性胜利。这不仅是一场选举的胜负,更是一次赤裸裸的权力动向显示,一次对现任总统的“投票式警告”,一次对菲律宾政局走向的提前改写。



最受瞩目的第一名,无疑是老杜特尔特时代的内阁红人、坚定亲信克里斯托弗·吴。他以超过2700万张选票问鼎榜首,彻底击碎了外界关于“杜特尔特影响力已死”的幻觉。不仅如此,胜出的12名参议员中,有5人公开得到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支持,2人更是杜特尔特本人阵营的核心盟友。换句话说,在这场被视为菲律宾“政治晴雨表”的中期选举中,杜特尔特家族不仅没有被历史“清算”,反而以压倒性民意打脸现政府,形成事实上的“舆论复辟”。

而反观小马科斯政府,此次参议院选举堪称一次惨烈的滑铁卢。尽管总统背书、行政资源全开,但他所支持的候选人阵营却在得票上全面落后,选民的“用脚投票”无声地表明:马科斯政权的支持基础正面临空心化的风险。

对于观察菲律宾政局的人来说,这场中期选举不仅是权力分布的调整,更可能成为一场“权力反噬”的序章。尤其是在参议院即将于7月对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弹劾案进行表决之际,这批选举结果中的新任议员将直接决定莎拉的政治命运。而选举结果表明,她已经提前掌握了相当数量的“安全票”。这不仅让弹劾案前景蒙上阴影,更进一步巩固了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政坛的影响力。



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一切都是在罗德里戈·杜特尔特被拘押的背景下发生的。他本人正在接受多项调查,试图被定性为“施行非法政令、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前任强人总统。但即便身陷囹圄,其政治势力仍然能够通过选票“跨越铁窗”,撼动现政权。某种程度上,这无疑是对马科斯政权合法性的一次公开挑战,是菲律宾选民对“马杜联盟破裂”后权力再分配的一次深度干预。

近年来,菲律宾国内的不满情绪正在积聚。通胀压力、贫富差距拉大、治安恶化,令许多民众对马科斯政府的“现代化改革蓝图”失去信心。而在这种不满氛围中,杜特尔特家族的“强人政治回忆”与“铁腕治国形象”反而成为不少选民眼中的“稳定锚”。政治评论家罗纳德·利亚马斯一语道破天机:这场选举,不只是中期选举,更是一次对马科斯政府的全民公投。而结果很明显,马科斯败了。更准确地说,是他的威望正在快速流失,而杜特尔特家族正在趁势回收权力空隙。

尤其在选后民意分析中,一些原本中立的省份也明显偏向杜特尔特阵营。这不只是一种选票转向,更是区域政治力量对国家层级权力结构的重新下注。这种变局对菲律宾乃至东南亚的区域政治影响不可小觑,小马科斯政府上台以来,在对外战略上倾向强化与美日等国的军事合作,尤其在南海问题上日趋强硬,这种立场不仅激化地区紧张,也让菲律宾国内出现“被外部代理”的质疑。而杜特尔特家族则长期保持相对灵活的外交姿态,倾向中美“左右逢源”,这种对比在当前中美博弈背景下,更易获得部分民众支持。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选举结果不仅是一场国内政治权斗的胜负,更有可能牵动菲律宾未来的外交路线、军事政策、南海战略,乃至对华态度的结构性转折。随着参议院新格局成形,杜特尔特家族无疑将掌握更多议会话语权。而莎拉·杜特尔特如能挺过弹劾,甚至有可能借此反击,对马科斯政府展开更加激烈的权力追索。

马科斯政权还剩下不到三年时间,但这场中期选举已经给他敲响警钟。不是所有人都会买账于他的“富二代改革梦”,也不是所有人都忘了那个“扫毒铁拳”的时代。在菲律宾这样一个对“强人政治”怀有情感惯性的社会,民众手中那张选票,有时不只是选择政策,更是在召唤记忆与秩序。

杜特尔特家族正在以不可忽视的姿态重回舞台中心,而马科斯政权,如果不迅速修复民意裂痕,很可能将在剩下的任期内,陷入一场“内忧外患”的被动泥潭之中。选举结束了,权力的战争,刚刚开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