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称,俄乌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进行谈判,谈判过程一波三折也就算了,波罗的海同一时间爆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海空对峙,彻底撕破了西方“促和”的伪装面纱。爱沙尼亚联合波兰、葡萄牙出动7型海空装备围捕俄油轮,却被一架苏-35用火控雷达照得仓皇逃窜;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突然放风称“只有特朗普见普京才能停战”,暗示要绕过盟友和普京单独谈;欧盟刚通过第17轮对俄制裁就急吼吼筹备第18轮,连德国左翼都嘲讽“欧洲正在自毁经济”。
俄乌此次和谈不顺利,在意料之中,伊斯坦布尔会谈开始就充满火药味。俄方代表团清晨抵达却苦等6小时,乌方姗姗来迟还抱怨“俄方不够重视”。
泽连斯基强调他派去的代表团是“最高规格”,包括军方和情报部门的最高级别人物,但普京不仅缺席,连访问土耳其的计划都没有,说明俄罗斯根本就不想谈。
特朗普也出来搅局,他随即表态称“除非普京现身,否则我也不去”,美国务卿鲁比奥更直言“特普会面是结束战争唯一途径”,这直接打脸泽连斯基。
普京不到场,一是因为俄罗斯现在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完全不存在需要妥协的情况。二是因为普京打心底里不认可泽连斯基的总统身份,不愿意和他会面。
就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北约又出来拱火。
欧媒发布消息,称爱沙尼亚海军14日联合波兰米格-29、葡萄牙F-16,试图武力拦截驶往俄罗斯的“美洲虎号”油轮,理由是怀疑该油轮属于俄“影子舰队”。
但俄军苏-35的突然介入改变战局,苏-35火控雷达锁定北约舰机后,北约军队立马作鸟兽散。4国集结,7型装备,还不敌一架苏-35的震慑力来的厉害。
果然到了要和俄军硬碰硬的时候,北约跑的比谁都快。
但欧洲国家硬碰硬不行,背地里是软刀子却是很在行。
据环球网报道称,在谈判前夕,欧盟突然高调批准第17轮对俄制裁!不过尴尬的是,欧盟对俄制裁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德国左翼政客瓦根克内希特嘲讽道:“16轮无效制裁后,第17轮只会让欧洲沦为笑柄。”
数据显示,欧盟对俄能源依赖度仍达12%,而俄罗斯通过“影子舰队”维持原油出口,国际油价因此波动超15%。更讽刺的是,俄油轮被北约围捕的普里莫尔斯克港,正是向中国输送能源的关键节点,中俄本币结算体系正在承受SWIFT断链的压力测试。
俄外长拉夫罗夫毫不客气戳破西方虚伪:“2022年伊斯坦布尔草案本已草签,英国却逼乌克兰毁约。”如今历史重演,欧盟一面声称“支持谈判”,一面急推新一轮的制裁;美国则通过鲁比奥释放矛盾信号:既要求乌克兰“坚守底线”,又暗示特朗普可能绕过盟友与普京交易。
这种精神分裂式操作,让俄乌双方互信降至冰点,乌方提出30天停火遭俄拒绝,后者坚持“非军事化”先决条件,双方底线差距达23个百分点。
目前,俄乌谈判刚刚宣布开始,这一场来之不易的谈判,能谈成样子,还真是令人期待。不过,单从俄乌双方的态度和欧洲国家的搅局来看,这轮谈判,又悬了。
如果这次谈判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那么,将会对俄乌冲突起到坏作用。短期来看,前线攻势风险陡增。俄军可能借谈判僵局扩大战果。
而接下来,北约的军事试探很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类似油轮对峙事件或常态化。
中期而言,如果特朗普真的和普京会面,那么“特普会”或将彻底重构大国博弈的规则,特朗普的“商人思维”,很可能更倾向于交易,搞不好到最后,结果还是一样,那就是牺牲乌克兰利益,而欧盟无力阻止这一切。
目前,最危险的变量仍是误判。欧洲缺乏和俄罗斯开战的勇气,但又不想被边缘化,只能不断地挑事来刷存在感,要么就是拿制裁当攻击俄罗斯的工具,一旦将来局势陷入这样“死循环”,俄乌冲突随时可能再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