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香港5月16日电 题:开辟合作新领域:香港与海湾国家共拓发展新机
新华社记者王昕怡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率领商贸代表团,结束了对海湾国家卡塔尔和科威特的访问。5天行程中共达成59项合作备忘录和协议,涵盖经贸、投资、金融服务、科技、法律、航空、海关和旅游等领域,进一步巩固了香港与中东地区的友好关系,并推动了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国家的经贸及人文交流。
此访不仅是李家超上任以来的第二次中东之行,更是内地企业首次参加香港商贸代表团出访,成员包括30多名香港工商界和专业界领袖,以及20多名来自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内地企业家。李家超在总结访问时表示,此次中东之行发挥了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内联外通的优势,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展现香港和内地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力量。
多位政商界人士表示,行政长官此次中东行,首次携手内地企业同行,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一方面,为“并船出海”打造样板,开启了香港企业与内地企业“同频共振”的新篇章;另一方面,加强了中东与香港市场之间的信息联通,助力讲好香港及中国故事。
相较于2023年首访中东,此行成果更为丰硕。在卡塔尔,香港、内地和卡塔尔之间政府部门、企业和机构达成了35项合作备忘录和协议。其中两份协议由内地与卡塔尔企业直接达成,聚焦金融服务和高端制造业合作,更有1份由香港、内地、卡塔尔三方共同签署的意向书,包括Web3和人工智能在内的金融科技推进合作。在科威特,共达成24项合作备忘录和合作协议,其中4份是关于香港特区政府与科威特政府的合作,其余涉及企业间合作,涵盖经贸、投资、金融服务、科技、法律、货物通关与流动、航空、专上教育等领域。
随团的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庄子雄表示,此行成功增进相互了解,开辟了新的合作渠道。卡塔尔和科威特正积极发展智慧城市和可再生能源等新型产业,这与香港在创新科技和新型工业的发展方向高度吻合。代表团结合香港与内地企业优势,相信能在这些领域开创更多合作机遇,进一步发挥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的角色。
在卡塔尔哈马德国际机场,内地企业驭势科技参与的无人驾驶巴士和无人驾驶物流牵引车试点项目正逐步推进,开创了中东地区机场应用自动驾驶技术的先例。这家在香港设有国际总部的科创企业,通过香港这个“超级跳板”实现了技术和服务“出海”。“大量内地科技企业可以在香港二次创业,从香港出发走向世界。”驭势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甘沙说。
总部位于广州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服务企业佳都科技是此次随团出访的内地企业之一。“借助香港这一‘超级联系人’角色,能有效规避单打独斗时可能面临的本地化壁垒,能推动技术共创、资本共投与市场共拓。”该集团行政总裁陈娇说。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表示,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国际化城市,既是内地庞大市场的主要门户,又毗邻多个亚洲重要经济体,可成为企业通往内地及亚洲其他市场的最佳接入点。
香港经济学家、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认为,香港可发挥在基建融资、风险管理、法律仲裁、税务咨询等领域的专业能力,通过与内地企业携手参与包括中东地区在内的海外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提升整体竞争力。同时,以灵活高效的方式引进外资,让投资活动“轻装上阵”。
此行又一亮点是落实了免签待遇。出访期间,卡塔尔、阿联酋相继给予香港30天免签安排,阿曼自本月15日起延长免签入境期限。香港特区护照在“海合会”6个国家全部享有免签或落地签待遇,为双方人文、旅游、经贸合作添能蓄势。
香港中华联谊会会长郑翔玲表示,此访不仅是一次开拓商机、推动合作的共赢之旅,更是以香港优势撬动跨境科技转化和产业升级的示范之旅,是香港特区对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一次出色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