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特朗普又一次打破了底线。5月14日,在沙特王储小萨勒曼亲自安排、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隔空见证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利雅得与叙利亚“临时政府”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举行了一场极具争议的正式会晤。这一举动不只是象征意义上的“突破外交冰封”,更是一场赤裸裸的现实交易:一个曾被美国全球通缉的圣战者,如今成了特朗普口中的“人民英雄”;而美国,这个曾高举反恐大旗的国家,如今亲手扶起了一位极端势力出身的地区强人。



这场会面标志着美国对叙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向。沙拉出身“基地”系统,亲手建立“努斯拉阵线”,是叙内战中最具争议的武装人物之一。哪怕他在2016年与“基地”组织“割席断交”,重组“沙姆解放组织”,也始终难以摆脱极端主义的根源污点。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如今不仅顺利摘下“恐怖分子”标签,还获得特朗普政府的正式背书。

早在去年阿萨德政权倒台后,沙拉便成为叙利亚最具实权的武装政权领导人,主导成立了过渡政府。美国国务院去年12月便悄然派代表团访叙接触沙拉,并取消了对其的全球悬赏令。此番会晤,是既定计划的水到渠成,更是特朗普对其中东战略私有化的进一步坐实。与其说这是美叙两国关系的突破,不如说这是特朗普个人政治算计的全球舞台。

33分钟的会谈,特朗普为沙拉开出了“五大条件”换取承认:与以色列签署《亚伯拉罕协议》、清除叙境内所有反美势力、终止与库尔德武装冲突、协助美国反恐、承担ISIS囚犯监管责任。这五条,条条都指向一个目标,让沙拉成为美国在中东新的代理人,把叙利亚彻底纳入华盛顿的战略轨道。而沙拉,为了换取合法性和国际认可,欣然接受这些条件,还送上“大礼”,承诺在大马士革建造“特朗普大厦”,树立“特朗普雕像”,几乎拍出了对这位美国总统的最高规格马屁。

这场会面所传递的信息是危险的。它昭示着特朗普政府彻底摒弃了所谓“价值观外交”的伪装,转而拥抱最纯粹的“交易政治”。沙拉只要能提供战略配合、资源让渡、政治忠诚,他的过去就可以被一笔勾销。他曾是圣战者?没关系;曾杀美军?无所谓;只要现在肯签合同,肯听指挥,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



而这背后,隐藏着特朗普更大的野心。他想通过沙拉政权,借机重塑叙利亚地缘格局,迫使伊朗民兵、俄罗斯势力退出叙利亚,从而瓦解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的“什叶派走廊”,斩断俄罗斯在地中海的战略支点。这不仅是对伊朗、俄罗斯的间接打击,也是美国收回中东主导权的棋子。而且,通过沙拉“承诺”开放矿产资源、能源市场、基础设施项目给美国企业,特朗普还想把叙利亚打造成下一个乌克兰,一个被美国资本全面控制的“破败新殖民地”。

最讽刺的是,特朗普口中那个“值得尊敬、具有魅力”的沙拉,曾在2000年代以反美圣战为名,组织多起针对美国目标的袭击。他是美国反恐战争的敌人,是中情局黑名单上的钉子户。而现在,为了特朗普的选情、政绩和利益,这一切都可以烟消云散,换来一张热情洋溢的握手照和一场颇具戏剧感的“历史性和解”。

这种政治伦理的崩坏,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特朗普身上。从朝鲜的金正恩到阿富汗的塔利班,从沙特王储到沙拉,他奉行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民主换合作”,而是彻底反过来,谁能配合我、谁能帮我赢选票、谁能帮我赚大钱,我就认可谁、拥抱谁、赞扬谁。这种“用嘴谈和平、用心搞生意”的策略,掩盖不了其中的赤裸裸的功利主义。

而在叙利亚人民仍生活在断壁残垣、经济崩溃、难民潮不断的背景下,这场交易式外交不过是权贵们的政治表演。沙拉需要特朗普的承认来稳固权力,而特朗普则需要沙拉的“忠诚”来包装自己的外交成就。在这场彼此利用的交易中,失去的是真正的和平机会,牺牲的是中东的稳定未来,获利的只是特朗普本人,以及围绕他运转的政商利益网络。



特朗普中东之行原本就充满争议,与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签下的万亿美元级别军售、能源、科技大单尚未落地,如今又加码叙利亚这颗“风险雷”,足见他急于打造“政绩泡沫”冲刺2026中期选举的焦躁姿态。这不是构建中东和平新秩序,而是让整个地区沦为特朗普选情的投机工具、美国资本的抢钱战场。

叙利亚的问题,绝不是一次首脑握手就能解决的。特朗普可以扶持沙拉上台,但改变不了沙拉武装政权的极端底色。美国可以解除制裁,但无法真正为叙利亚人民带来稳定与发展。所谓的“新政府”,不过是戴上西装的旧军阀;所谓的“战略合作”,也不过是镀金包装下的新殖民合作。今天特朗普选择无视过去的罪行,明天沙拉是否会再次背弃?这场“和解”,究竟是新开始,还是新隐患?

真正令人担忧的,不是特朗普与谁握手,而是特朗普可以与任何人握手,只要他认为值得。而这,才是最危险的信号。中东,不该是他个人野心的表演场。叙利亚人民,也不该再次沦为美式交易政治的牺牲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